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的"叛逆期"是否带有过于强烈的“贬义”暗示,改为“萌动期”意下如何?
青春期,客体,贬义孩子的"叛逆期"是否带有过于强烈的“贬义”暗示,改为“萌动期”意下如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的"叛逆期"是否带有过于强烈的“贬义”暗示,改为“萌动期”意下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叛逆期会有强烈的贬义暗示,这个确实是相当不好的,我记得这几年城市文明规划,把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改名为爱心专座,这就是整个文化进步的标志,你想到了叛逆期会有强烈的贬义暗示,这一点确实是如此,萌动期的话,听起来萌萌的还挺可爱,但就是不知道,如果让孩子只生活在温室的情况下,会不会也不太好呢,其实有个最官方的说法叫青春期,就好像是更年期一样,只是人生理心理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还是比较学术的,但是现在社会上对青春期和更年期都会有一个既定的标签化的认知,其实不管怎么说,人们都还是会因此传递特殊信号,这个几乎是必不可必的,但只要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在他身上给他贴标签,什么叛逆期,青春期或者萌动期,等等。
能问出这个问题,证明您还是对孩子教育非常敏感,共情能力应该也很强,其实您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只要爱他就好了,如果不太擅长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那么可以考虑专门为此学习一下方法,欢迎私信沟通[祈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逆反心理:自主发展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提醒同样到了12、13岁,心理学上把它叫做“第二自主发展期”,也就是说,这是孩子第二次自我意识飞跃发展的时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青春期”。青春期心理表现如下:
1、体验自主性,反抗现有的社会的规范青春期就是“第二自主发展期”,同样又一次说“不”的年龄,想自己做决定。
2、情绪易激惹,夸大自己的感受这个年龄阶段是生理上性的成熟,一夜之间使得少男少女们突然意识到躯体的成熟,而此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对称,导致了个体强烈的烦躁情绪,也就是进入“青春的易激惹期
3、特别自恋,表现得特别关注自身。比如这个期间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腿,脚,特别是脸!看看自己是不是帅?是不是美?
4、自我的认同,表现为各种追星。这时候他们会在家庭以外,去寻找新的理想客体。表现为各种追“星”,比如歌星、舞星、体育明星等,或者在一些物体上表现,比如说某些特殊的发饰,特殊的衣服,特殊的某项运动,特殊的音乐等等,都会如痴似醉地追求,他们开始通过追星来寻找自己,后来发现这些都是小case。真正的寻找自己,是要通过异性的眼光。他就逐渐转向寻找异性的新客体,大家习惯把这种现象叫“早恋”,我个人觉得不合适,他虽然 “早”,但不是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恋”。他是通过异性的眼中看到“我是谁”,然后知道“我是谁”,所以他会寻找很多的异性新客体,不同的异性新客体来证明“我是谁”,目的还是寻找自我。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认为青春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转折阶段,“自我认同”是他们的主要任务。确认“我是谁”,“我应该是谁”,“我要成为谁”,他们在这些意识里,有些自相矛盾和混乱的情况,要了解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矛盾是什么,以及这些内心矛盾的类别和性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发点没错,但第一个能形象描述出这个时期孩子的突出特点。您推荐的那个称呼确实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但确实有点抽象。易于大众理解,传播的角度,大众更倾向于第一种。再就是“叛逆期”的名词解释中并没有贬义的意思,只是描述这个时期的特点,与易出现的问题倾向。
上一篇:铁线莲如何高压繁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