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确诊病例一定来自疑似病例吗?为什么?
病例,冠状,核酸确诊病例一定来自疑似病例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提问者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很大原因是想知道,疫情通报中的新增疑似病例和新增确诊病例,哪个指标更能反映疫情状态。
目前呢,从疫情统计数字看,所有的确诊病例都是先被纳入疑似,然后再转化来的!所以说:每天的新增疑似病例是当前判断疫情发展态势最重要的指标,而不是新增确诊病例!为何这样说?这是因为每天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是当天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数据,而不是当天发病,当天就应当被确诊的人数!怎么理解呢?众所周知,核酸检测需要一个过程,真正受感染的人发病后,首先会被列入疑似并上报。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该疑似患者可能会被立即采集咽拭子样本(目前主要是使用该方法),然后第二天就能拿到结果。(样本24小时有效)。但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面对这么多的疑似患者,由于受检测能力的影响,医院根本不可能立即对其采样检测,都是要回家等通知。也就是核酸测试都是要排队的。同时呢,由于核酸检测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准确率完全达不到100%,很容易出现假阴性,所以同一个病人可能经过多次检测后才被确诊。简而言之,面对一个新冠肺炎病人,根本无法做到当天发病,当天就确诊。平时都很难,更别说这个特殊时期。这也就造成每天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不能真实反映当天的疫情状态,它可能是失真的。就比如2月9日10日这两天,武汉集中对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必将带来这个数据的大波动!有些人看到后会说,新增确诊又多了,疫情重新爆发了,其实完全不是!
回过头看新增疑似。当一个疑似病人到医院就诊后,如果符合疑似判定标准,那他将很快被纳入疑似病例并上报,时间肯定不超过一天。所以新增疑似这个数据真真实实的反映了当天新发的疑似病例数。前面讲到了,确诊病例几乎都来自疑似病例,而且从已有的统计看,疑似最终被确诊的比例已经比较稳定!所以说,新增疑似病例这个指标数据对及时判断疫情更靠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说呢,罪犯在法院判决之前只能叫做犯罪嫌疑人。现在核酸测试是唯一确诊依据。而疑似患者,一般是只医生根据病人症状接触史初步判定的。1、确诊病例,由疑似患者或者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未判定疑似),经过核酸测试为阳性,确诊而来。2、疑似患者,是由医生根据症状结合接触史判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疑似病例,发病症状接近的,如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浑身乏力,或有肺炎影像学症状的,再就是发病前14天内去过武汉,途径武汉,或外出旅游的,与确诊病人或疑似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当然也有人说,有的检测及时的,一去医院直接确诊了,这个不算疑似病例,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疑似病例是医学用语,但不是没有去医院,没经过医生诊断,就不是疑似病例,有时候觉得鼻塞,头疼,不用去医院,你也知道是感冒了,所以说,确诊病例,一定来源于疑似病例,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诊病例一定来自疑似病例吗?为什么?
先来给出一个答案吧,确诊病例不一定来自疑似病例。下面我来讲讲原因:疑似病例指的是有流行病史,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流行病史,满足临床表现中的3条。(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间质性肺炎的特有表现;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确诊病例往往来自于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具备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PCR检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但是随着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现在使用PCR技术越来越多,那么可以直接提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总结,确诊病例起初一定来自疑似病例,现在不一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是来自疑似病例啊,只有你疑似了,我才会去检测你啊,你活蹦乱跳的,没啥症状,也没和已确诊人有什么联系。我去检测你干嘛!浪费资源吗?现在这个情况一个病人确诊需要检测好几次,需要等待好几天才能出结果,你不是疑似病人,国家是不可能去检测你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说确诊病例大多数来自疑似病例,但并不是所有的确诊病例都来自疑似病例。
上一篇:临床诊断为桡尺背侧韧带撕裂伤桡尺关节脱位尺神经损伤是否属轻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