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偷偷看了初二学生的微信,这样做合适吗?
孩子,家长,自己的家长偷偷看了初二学生的微信,这样做合适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长偷偷看了初二学生的微信,这样做合适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看初二同学的微信,这样做不合适。我是初二老师,担任思品课,我来说说,为什么?
【1】从法律角度说,偷看他人信件,日记都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微信也是。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2】公民的隐私权不仅仅指成年人,像楼主提到的初二学生,未成年公民同样有隐私。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不能偷看。像学生的日记,微信,信件等都属于隐私。
【3】家长们要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未成年人的隐私问题。不要以为孩子是未成年人,你就随随便便翻看他们的微信,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行为。
【4】家长看学生的微信可能处于关心,也可能担心孩子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不论如何,都不能翻看孩子微信。
所以,对于家长处于关心的目的,未成年人也要及时主动与家长沟通,增强彼此信任,才能使自己更好成长!
另外,中学生要增强保护意识,还要经常与家长交流,让长辈放心,才能更有利于维护自己发隐私权!
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隐私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进步发标志。
作为家长知道了未成年微信属于隐私,要重视这个问题,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达到共同进步,互相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偷看初二学生微信,我认为是不合适的。理由如下。
一、微信他应该也和日记一样,等同于个人隐私。既然是孩子的隐私,我们就应该尊重。虽然说我们本着是一种善意。去看孩子的微信。 但是这种善意却伤害了孩子。
二、孩子已经上初二了,他有了这种独立的意识。既然说他不想让家长知道,我们都不能偷看。一旦偷看,抛开亲情,从法律角度上来说,我们这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是犯法的行为。假如说孩子比较小,没有这种独立意识的时候,她的隐私权可以由我们家长 去代替行驶。但是,一个十三四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我们就不能再私自翻阅孩子的微信。如果家长私自翻阅孩子的微信,这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造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
三、如果我们家长真要想知道孩子在做些什么,微信在聊些什么。我还是希望与孩子事先沟通。在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在去看。其实,我们家长和孩子沟通好了,孩子会主动将微信的内容说给家长听。
所以我们应该本着一种信任。不去翻看孩子的微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家长之所以偷看学生的微信,更多的是想真实的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为什么会选择偷看呢?
1.更多的就是想从侧面了解一下孩子有没有谈恋爱
2.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缺少跟孩子沟通,导致孩子也很少跟自己的父母去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对孩子有很多约束,孩子会故意隐藏自己,越隐藏越会勾起家长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4.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感觉和父母之间有代沟,父母也不懂自己在想什么,所以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所以很多父母也想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就选择了偷看
从多种角度来说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亲子矛盾,要想从根本上去解决这样的情况,家长就要从平时和孩子的相处模式、讲话模式、沟通模式慢慢去调整,父母不一定要高高在上,而是要站在更平等的角度去和孩子相处
所以不是孩子听话了,才去懂得尊重
而是懂得了尊重孩子,孩子也就听话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我也作为父母,我觉得很难用合适还是不合适来看待。
这个问题,我打算换位思考下,假如我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不过我初二那会没有微信),我父母偷看了我的微信,我会怎么想呢?
有人会说, 我们要尊重隐私,虽然还是初二学生,但是也要尊重,不能侵犯。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能拿“ 隐私权,不可侵犯”来一刀切吗?
初二的学生,正常的社交是应该有的,但是由于这个时期,他们未经历过,也不具备复杂的社会经验,也没形成的完整的人生观,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这个时候是非常敏感的。你真敢放任其自由。
这个问题,就是如下图所展示的, 角度不同,没有对错。
有时候,偷看了微信,及时发现小孩在通过社交工具谈恋爱的时候,你有没有庆幸自己做了一件对的事情呢。 或者发现孩子在通过社交工具,抱怨自己的父母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原来在孩子心目中,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呢。 父母总觉得自己我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啥啥的,其实孩有多少能够理解? 这个答案在不同人心里,有不同答案,放在你们心里知道就可以了。
我们再换个角度, 我们作为家长,用了一个"偷”字,其实你内心真的有过愧疚感吗? 当然我不去猜测,你自己给自己一个解释了。
总的来说,要分不同场景去看。有的孩子,本身就更偏向学习,微信偶尔用于和老师交流,密码都是父母给设置的,平时就很愿意和父母分享学校的事情,你还会“偷”看吗? 都没必要了。你之所以偷看,是因为总有原因的。你内心一定有对孩子某点不放心。你先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偷看。有句话说的好,先理理源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