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宝宝,吃饱,妈妈怎样才能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其实一般的宝宝是可以自己“判断”是否吃饱了的哦,当她吃饱了,她就会停止吃奶了哦!
2.看一下宝宝吃奶的时间速度与表情,如果孩子吃很久才吞下一口奶,那就表明可能吃饱了~
3.可以记录一下宝宝吃奶间隔的时间,一般而言就是1.5-3小时左右,如果时间间隔不久,一般而言,宝宝还不会饥饿的哦~
4.宝宝是否吃饱,也可以参考宝宝一天下来有没有便便排放~一般吃饱的孩子,基本就是尿尿与便便的次数正常的哦~
5.看宝宝体重宝宝体重增加,也是监测宝宝是否吃饱的重要指标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他们也特别的特点。你注意就可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从宝宝出生以后,每天看着宝宝费力吮吸着乳汁时就在想,宝宝到底是不是吃饱了呢?为此感到疑惑的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首先 可以通过检查纸尿裤来判断
在宝宝出生后第一个月,如果奶量充足,每天至少会有6次小便,和3-4次大便.如果尿液呈浅色或无色,宝宝的奶量就是充足的;如果尿液呈像苹果汁一样的深色,那宝宝摄入的水分就不够.宝宝便便的颜色一开始是粘稠的黑色,然后变成绿色,之后会变得越来越黄.如果奶量不够,便便的颜色会一直发暗,排便的次数也会少.
其次 可以观察乳房的变化
想知道宝宝有没有吃饱,妈妈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乳房来判断.在喂奶之前,乳房肯定是胀满的.在喂完奶乳房就会慢慢变软.当宝宝表现得很烦躁,精神不济,嘴巴和眼睛都有点发干,那宝宝就有没吃饱的可能。
最后 可以观察宝宝的反映
宝宝在喝奶时,整个人会表现得平静而放松.妈妈会感受到强有力的吮吸和有节奏的吞咽声.当宝宝奶喝够了,就会自己离开妈妈的乳房,小嘴也看起来比较湿润.但是如果没有吃饱,就会表现出大哭大闹.
总之, 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正常,屎尿也正常,那妈妈的奶量就是充足的;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持续减轻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查明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咪在喂养宝宝的时候,经常把握不好宝宝的吃奶量,不知道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其实,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表情及声音等情况来判断,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吧。
一、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教你7种方法来判断:
1、喂食的次数多
当你一天的喂食次数至少有6~8次,宝宝进食的母乳应该就很充足,因为对新生儿而言,就算每次吸吮的奶量不多,还是可以靠次数来补足。
2、乳房变得柔软
当喂食宝宝吃奶之后,乳房变的柔软,不再像有乳汁在里头,这表示乳汁已经被宝宝吸吮的差不多了,因此才会变得柔软。
3、尿湿次数增加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天尿布可能只湿2~3次,但渐渐的尿布湿的次数越来越多,一天大约可以换到6次尿布,表示宝宝的饮食量有增加。
4、宝宝吸吮正确
当你的母乳分泌时,宝宝吸吮时的吞咽看起来是正确的,而且可以听到清楚的吞咽声,那就表示宝宝已经可以正确的吸吮母乳。
5、宝宝自然的转开头
宝宝饿的时候会有找寻乳头的动作出现,当TA喝饱的时候,自然会将头转开,不再吸吮,这时候便可以将宝宝放回床上睡觉。
6、大便颜色改变
当宝宝的大便颜色不再是刚出生的墨绿色,转变为淡黄色/金黄色、黄芥色时,表示宝宝有喝到足够的母乳,所以胎便已经排泄干净。
7、宝宝肤色健康
如果宝宝看起来肤色很健康,而且当你轻捏TA的皮肤时,皮肤很紧致的反弹,这表示宝宝吃奶量很正常,有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二、母乳喂养姿势
1、侧卧式:这种姿势适合夜间哺乳,和剖腹产刚出院的妈妈。身体侧卧,用枕头垫在头下。婴儿侧身和妈妈正面相对,腹部贴在一起。为了保证宝宝和妈妈紧密相贴,最好用一个小枕头垫在宝宝的背后。
2、交叉式:相比于摇篮式的姿势,把宝宝的身体稍微倾斜一点,这样宝宝吃奶时,嘴的角度会有所变化,更容易吸奶。
3、橄榄球式(环抱式):这个哺乳姿势特别适合剖宫产的妈妈,可以避免宝宝压迫在妈妈腹部手术切口。乳房很大、宝宝太小或是喂双胞胎的妈妈也很适合。就像在腋下夹一个橄榄球那样,用手臂夹着宝宝的双腿放在身体侧腋下,宝宝上身呈半坐卧位姿势正对妈妈胸前,用枕头适当垫高宝宝,手掌托住宝宝的头,另一只手指张开呈“八字形”贴在乳头、乳晕上。
4、摇篮式:这是最传统的姿势。用一只手的手臂内侧支撑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放在乳房、乳晕上。在宝宝身下垫一个垫子,哺乳起来会更轻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首先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吞咽动作,如果宝宝允吸很慢同时很深。我们可以看到吞咽的动作,并且听到吞咽的声音。
上一篇:有多少人是默不联系就结束了的?成年人的告别悄无声息,适应于任何感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