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只是普通的描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那么简单么?
桃花源记,桃花源,陶渊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只是普通的描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那么简单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只是普通的描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那么简单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陶渊明在小时候受过儒家文化的教育,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意思是雄心壮志超越四海,满怀豪情,展翅高飞。) 的志向;也受到了当时盛行的道家思想的熏陶,热爱大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经营“仕途经济”,但并不顺利,直到二十九岁时,才出任江州祭酒,因不愿与世俗官僚们“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归家。不久,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只当了八十多天,便作了《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经过仕途的波折,陶渊明的思想臻于成熟,他更愿意躬耕于田间,像一般农民的那样,而不是去做一个地主。他尽情讴歌回到田园的快乐,宁愿守着粟麦桑麻,再也不愿回到那污浊的官场。陶渊明是一个清高、正直洒脱、善良的人,不随世、不顺俗,只有美丽的大自然才是他永远的朋友。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自由、快乐、祥和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桃花源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把一个虚景写成了真实的存在,但陶渊明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让人琢磨不透的话题,如桃花源中人们的叮嘱和故事结尾的“不复得路”等情节,虚实难辨,恍惚迷离,让人意犹未尽,满腹疑云。整篇故事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许是害怕日薄的世风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不允许“凡夫俗子”得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中人们幸福,浪漫的生活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的,不同于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陶渊明在归隐时只是想到了个人的荣辱进退,写《桃花源记》时已经想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这与他多年的躬耕生活体验相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能提出来也是很难得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若说"壮志逸四海"代表少年淘渊明的抱负,那末"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桃花源"便可看成为他晚年思想的结晶。而前者到后者却可以有着它本身发展的必然性,那就是贫寒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从要求参预政治而不可得,到逃避政治不满现实的最习见的一种思想发展过程。
陶渊明象历來出身于封建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一样要求参加政诒,有所作为,但又往往不能实现"壮志"于是只好走上隐逸的道路,虽然如此,但陶渊明还是奋发乐观的。为了排遗自己的苦闷,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支援,他总喜欢引用古代的骨气,有正义感的人们蔑视权势利禄的行为事迹來肯定自己,來否定社会现实。
这就是他所描写《桃花源》诗的根本原因。1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相从来需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所谓追根溯源。陶渊明描绘这样平和安静的世外桃源映照着是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求,因为黑暗的现实中不可得,才在梦境中幻想。
桃花源的神秘隐密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武陵人捕鱼过于专注,忘了注意时间和路途,意外进入了桃花林,美景醉人,令人惊奇,萌生了探访桃林尽头的想法,颇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似情景。不同的是武陵人见到的是山有小口,隐隐透出的微光,神神秘秘引人细究,入口狭窄,只容一人通行,再往里走才豁然开朗。
桃花源的入口藏在山中,寻常人会以为只是一个小山洞,或是蛇鼠的巢穴也是有可能的,轻易可不敢探究。而这位“武陵人”便是陶渊明的化身,不仅被美景所吸引,而且坚定从容走进去,纵然前途未卜,信念与渴求是强烈的。与其在现实中苦苦挣扎,不如在幻想中沉沦,这大抵是《桃花源记》开篇的想法愿景。
桃花源的天上人间
“天上”指的是世间难得,现实的黑暗中难以寻到这样的乐园;“人间”因为这里不是真正的仙境,生活的只是一群避世的凡人,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怡然自得。侧面写出了陶先生追求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却难以得到,可见现实社会多么让人失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与桃源中人言与交流,热情好客,杀鸡款待,“武陵人”有些恋恋不舍,流连忘返,停驻了几日方才告别,最后得到的嘱托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不仅仅在说桃源中人不希望被世俗的纷争打扰,渴望不被破坏的平静生活;同时也表明了这样的理想生活不是门外汉所能了解,追求名利的人亦不会向往,多说无益。
这或许也是陶先生心中所想,即便只是空想,也是心中的一方净土,是理想的寄托!
寻觅无踪的桃花源与陶渊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离开了桃花源,起初还想着再回去,记下了沿路风景,却再也找不回来,“武陵人”大梦方醒,或许就如同苏轼《和桃花源诗序》中写到的“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所以那隐蔽之处开而复闭,桃花源的理想生活得而复失,俗人寻不到,高士亦未得,或许只待有缘人~
从步入桃花源到告辞离开,揭示了陶先生虽然向往平静的田园生活,却仍然关心国家政事,尚未从污浊黑暗的现实中脱身,虽躬耕田野,依然心寄天下。正是这样虚虚实实的强烈对比中,更加突出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然而无力回天的落寞,只能继续寄情山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