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什么好的书推荐,不要网络小说文?
的人,自己的,雨果有什么好的书推荐,不要网络小说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9部文字构成的《兵心如虹》,其实构就的是如虹的兵心,构就的是他们的忠贞信仰。这些文字所记录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彰显了理想和信仰的力量。从这些足迹中,我们品味理想、信念、爱情、奉献、牺牲这些字眼时,是那样具体、形象和厚重。理想和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一个人挑战自我,让一支军队攻无不克,让一个民族坚强站立,永不言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帮您推荐一本书。以年份定为书名的书,我至今看过两本,一本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一本就是雨果的《九三年》,《一九八四》近年来比较热,已经成为反乌托邦的经典小说,比较起来,《九三年》似乎是一本老书。
我读的这个版本确实是老书,是在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旧址附近一家古旧书店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定价1.15元。这是雨果一生中最后一部小说,著名作家马原认为,雨果这部80岁高龄写作的小说,是他最好的小说,远远超过《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九三年,是一七九三年。
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书上记载,那是一个欧洲革命的时代,其中法国人民在1789年攻占了巴士底狱,革命之火熊熊燃起,不久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但法国内部和外部的局势并不安定,内部山头派系林立,丹东、罗伯斯皮尔、马拉这些巨头轮番出场,外部德法、英法等局势十分紧张,法国大革命给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带来极大冲击。
“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
这就是九三年左右的大环境。小说怎么写?小说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小说语言的浪漫性、小说叙事时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小说人物内心的波澜。对小人物的描写尤其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怀。开篇作者写到一个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妇女,他的丈夫被打死了,当革命的军队来到的时候,有如下一段对话。
“谁杀死他的?”
“我不知道。”
“怎么!你不知道谁杀死你的丈夫吗?”
“不知道。”
“是一个蓝的?还是一个白的?”
“是一颗子弹。”
战争对政治家是权谋的游戏,对老百姓来说,则是兴亡都是百姓苦,一颗子弹的无情,散发着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个主要人物的关系比较错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敌人关系,战友关系,阶级关系,这些关系都纠结在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矛盾之中,雨果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中,小说仍然以小切口介入,写尽人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的命运,普通人在支持保王党还是支持革命党的决定中徘徊,支持谁要看谁的到来?在国家议会中,暴力和恐怖横行,议员今天把别人送上断头台,明天可能自己也上了断头台,领袖之间也互相倾轧和诋毁,革命一度导致巴黎成了一个混乱的世界,战争让凶狠和残暴加剧。即使这样,以狠毒著称的保王党头子朗德纳克侯爵,骁勇善战的共和军领袖郭文以及化慈悲为暴虐的老牧师西穆尔登的人物性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矛盾激化在三个被当作人质的孩子,他们落在了朗德纳克侯爵的手里,在朗德纳克侯爵的军队被击溃的时候,共和国的军队陷入了火海之中,朗德纳克顺着密道逃走,三个孩子被困在被火焰包围的城堡之中,共和军的司令郭文和他的手下部队想救孩子逃脱,但束手无策。这时候,也许是那种被雨果称作“伟大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在朗德纳克的内心释放了光明,他返回城堡,解救了孩子,但他被郭文的军队抓捕了。
郭文是一个可以把一个人的好和坏区分来看的人,由于朗德纳克的人道主义行为,郭文把成为阶下囚的朗德纳克侯爵释放了,这引起了牧师西穆尔登的不满,此时的牧师,手里攥着公安委员会赋予他的生杀大权,他认为应该给朗德纳克送上断头台,尤其是在朗德纳克的家乡,把他送上断头台,对敌人更具有震慑作用。
但郭文把朗德纳克释放了,郭文在经过军事法庭的审判之后,走上了断头台,杀死郭文的就是他的老师朗德纳克。在郭文断头的那一刻,西穆尔登手枪里的子弹,打穿了自己的胸膛。“于是这两个灵魂,这两个悲惨的姐妹,一同飞去了,一个的暗影与另一个的光辉混合起来了。”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是雨果这部书的核心思想。读之,感受雨果行文中的深沉大气和思想的浑厚,伟大的文学作品,有清洗人的灵魂的独特作用。
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之所以伟大,除了故事的核心之外,就是思想的表达。他们不惜用大幅的篇章去阐述自己的观念,所以,在阅读雨果这部《九三年》的时候,如果是习惯看故事情节取胜的小说读者,也许会被那些冗长的故事背景和看似枯燥的思想表达所折磨,可以说,雨果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老作家以80高龄,写这部作品,应该是凝结了一生的重要思想,所以,我们在阅读雨果的时候,感受思想,大于阅读故事。所以,仔细看那些充满激情飞扬的文字,确实能我们感受到和当下流行文化在阅读上的距离感,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那是一个古典情怀和浪漫主义交织在一起的岁月,那个年代,可歌可泣,如诗如斯。【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刚看完白岩松的《白说》,推荐。
这本书表达了很多的观点,几乎每一章节都能够摘抄笔记,实在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不管是对个人,社会,还是国家。
内容呈现也很有趣,把几年前的演讲稿写在前面,然后附上当下的读后感,仿佛是跟几年前的自己在对话。有些当时的言论,竟然一语成谶,不得不佩服。
白岩松说看到什么书,也讲究个缘分。
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去翻,翻了也不一定看的进去,随便翻翻就觉得自己看过了,那很容易错过一本好书。
上一篇:农民回乡创业,山区蓄水设施老化漏水成摆设,如何争取项目资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