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鸡的脖子一直缩着,颈部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症状,本病,雏鸡鸡的脖子一直缩着,颈部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鸡霍乱本病又称鸡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菌的抵抗力不强,5%的石灰水、1%的漂白粉、0.2%的过氧乙酸、3%~5%的石炭酸1分钟可将其杀死。(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3~4月龄雏鸡和成鸡较易感。病鸡的粪便、尸体、分泌物及其污染过的饲料、饮水、空气及用具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外伤传染给健康鸡。
(2)临床症状。鸡霍乱的典型症状因病程不同而有差异。临床上常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设性型三种类型。①最急性型。病鸡常突然死亡,几乎看不到任何症状。但死鸡多为肥壮、高产鸡,常死于产蛋过程中。②急性型。病鸡表现严重下痢,排出白绿色稀粪,有时带血。体温升高到43~44℃,食欲废绝,饮水增加。鸡冠、肉垂发紫,口、鼻流出许多黏液,严重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并发出“咕噜”声,1~3天死亡。③慢性型。鸡冠和肉垂发白,有时出现水肿、变硬,鼻孔有黏液,鼻窦肿大,关节发炎、肿大,常出现肢行。长期腹泻,消瘦。
(3)病理变化。剖检可见,最急性型心外膜有小出血点,肝表面有针头大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急性型肝肿大变脆,呈棕色或棕黄色,并有特征性的针尖大或粟粒大的灰黄色或白色坏死灶;肠系膜、浆膜出血;心包增厚,心包液增多、混浊。肌胃和十二指肠严重出血,呈出血性肠炎。慢性型肺脏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灶;发炎关节有渗出物或干酪样物质;鸡冠、肉垂、耳叶有时出现坏死。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特点可初步诊断。注意本病易与鸡新城疫混淆,一般应从以下几点鉴别。一是鸡霍乱为细菌感染,鸡新城疫为病毒感染,当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时,若有效则为鸡霍乱。二是鸡霍乱病鸡的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小坏死灶,这是鸡新城疫所不具备的。三是鸡霍乱的腺胃乳头无出血,而鸡新城疫病鸡的腺胃乳头有出血;出血性肠炎是鸡霍乱的病变特征。
(5)防治。治疗鸡霍乱的药物较多,常用的且疗效较好的有青霉素、土霉素、磺胺密啶、喹乙醇等。对发病鸡每只每次肌肉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3天。0.1%的土霉素拌料,连用3~5天。链霉素每只鸡每次0.1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但应注意过敏反应,若发现用药后出现神经症状,应停止用药),连用2~3天。0.5%的碳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喂3~4天停1天,再喂3~4天。每千克体重加入20~30毫克的喹乙醇拌料,连用3~5天,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一是免疫接种,二是预防性投药。预防鸡霍乱所用疫苗是鸡霍乱氢氧化铝弱毒疫苗,但该疫苗的保护率较低,保护期短。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预防性投药法,即每1~2个月定期投喂0.04%的喹乙醇或0.05%的土霉素3~5天,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本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1)流行特点。本病以40日龄内的雏鸡多发,且死亡率高,但其他日龄的鸡也可发生。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病鸡将病毒排出污染空气,被健康鸡吸入后成为带毒鸡或发病。当饲养管理水平低时,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维生素缺乏等,可促进本病发生。本病秋冬季节较易流行。
(2)临床症状。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是鸡突然发病,4周龄以下的鸡症状较严重,表现气喘,咳嗽,呼吸有啰音,鼻窦肿胀,流鼻液、眼泪;育成鸡和成鸡主要是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呼吸有啰音;产蛋鸡产蛋量突然下降,畸形蛋、软壳蛋、沙壳蛋增多,蛋白稀薄。
(3)病理变化。剖检时可见气管、支气管、鼻道、鼻窦内有浆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混浊或有干酪样渗出物。支气管周围可见小的肺炎病灶。产蛋鸡腹腔内有液状卵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萎缩。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可见肾肿大、苍白,输尿管及肾小管内有大量尿酸盐结晶,外观为斑驳状。(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
(5)防治。对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如链霉素、北里霉素、泰乐霉素、红霉素等,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或解毒利尿药物,可缓解对肾的损害。控制该病的最好方法是预防接种。对商品蛋鸡可用下列免疫程序:5~7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H12o饮水或滴鼻,3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Hs2饮水或滴鼻进行二次免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地区,可用专门生产的肾型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疫苗的使用方法可参见产品说明书。
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成鸡,但其他日龄的鸡也可感染。病毒可经呼吸道、口腔、眼结膜传染。该病传播后,感染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5%~70%不等。饲养管理条件差时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鸡流鼻液、眼泪并伴有结膜炎。之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有啰音,病鸡伸颈张口呼吸,有似吹口哨的声音,常咳出带血的黏液。当分泌物不能咳出时,会因窒息而死亡。病鸡常拉稀粪,消瘦,鸡冠发紫。(3)病理变化。剖检时可见气管和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之后变性、出血、坏死,有时可见凝血块。气管变窄,上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假膜,咳出的分泌物往往有血凝块或脱落的上皮组织。严重时可引发支气管炎或肺炎。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特点可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区别。第一,新城疫可见少数鸡有神经症状,在腺胃及小肠有典型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则无上述变化。第二,传染性喉气管炎多发生于成鸡,病鸡头向前、向上张口吸气,常咳出带血的黏液;传染性支气管炎各日龄的鸡都可感染,但日龄越小症状越重,气管无出血性炎症病变。
(5)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但对发病鸡群投喂抗生素类药物可防止继发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北里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另外,对症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死亡,常用药有痰咳净、喉症丸、牛黄解毒丸、板蓝根及其他解毒利咽的中药。对本病的预防可通过接种疫苗实现。加强饲养管理,鸡发病时对症治疗,减轻症状,防止继发感染。
4.鸡大肠杆菌病本病在我国许多鸡场都有发生,而且有上升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病由某些特定血清群(型)的大肠杆菌引起。(1)流行特点。各种日龄、各种类型的鸡都可能感染,但以5~8周龄的雏鸡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和气候多变时多发。当鸡舍环境条件差,鸡群体质弱时易发病。其传播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也可通过种蛋传播给雏鸡。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本病按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①初生雏早期死亡。出壳时或生后1周内发病死亡。病鸡闭目呆立,尖叫不安,脐带发炎,腹部肿胀,有时拉稀,粪便呈水样,灰白色或黄绿色;个别雏鸡有神经症状,头向后仰。剖检时可见卵黄囊变大,内容物黏稠,呈黄绿色或干酪样,病程长时有心包炎病变。②肠炎型。拉稀,消瘦,最后衰竭死亡。剖检可见小肠出血性炎症,有时出现溃疡,腺胃黏膜充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