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从听众角度了解古典音乐知识?
古典音乐,音乐,贝多芬如何从听众角度了解古典音乐知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 3 点;从音乐的理论面来听
对于业余的爱乐者而言,如果他对于音乐的组成材料以及各种乐曲的形式,能有个基本认识的话,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仍会有相当大的帮助。爱乐者若是能沉醉于乐曲的旋律、协奏、和声以及音色运用各等方面去听音乐,渐渐地他便更能够了解作曲家的作曲手法,并体会出作曲者的创意意图。所以如果爱乐者都能以知性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那么自在的畅游于美妙的古典音乐世界,便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对于一个想要真正一探古典音乐奥妙的爱乐者,除了可以用感性的方式在音乐中寻求情感的共鸣外,更必须以知性的角度去了解各种和古典音乐相关的知识。但是要如何从这个角度来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呢?以下有几点建议:
A;对于各种音乐形式的基本认识
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艺术歌曲等等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其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爱乐者如果能对各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具有掌握能力,就能以整体性的观点来了解作品的全貌。
B 多阅读作曲家的传记
一个作曲家会创作某一种类型的曲子,与他所处的年代、生活、工作背景,甚至和他所交往的朋友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巴赫终其一生都为教会工作,所以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性音乐;莫扎特因为认识了优秀的单簧管演奏家安东?史达德勒,因而创作他著名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即单簧管五重奏。所以爱乐者若能经常阅读音乐家的传记,欣赏音乐时便能与传记中所提及的故事相互印证,这对于所欣赏乐曲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
C 对相关其他艺术增加了解
文学与音乐的交融是浪漫乐派时期的主要特色之一。如,德彪西的印象音乐,是受了印象派画家对于画作中光影变化的启发而创作。所以爱乐者若是能多阅读浪漫时期的文章作品,或是对于印象画派的特色有所认识,那么在欣赏浪漫乐派或是印象乐派音乐作品时,就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典音乐,我来交流。
我因工作原因,去过欧洲,也去过俄罗斯。入乡随俗,当然也现场听过不少当地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实事求是讲,我这是从小多听中国乐曲和歌曲成大的,一开始真对古典音乐不算了解,也不如听中国那些轻音乐习惯。
但当你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时,也对古典音乐的每一首曲子的背景知道时,你就会被感染。古典音乐更有立体纵深感觉,丰富的和弦配器非常讲究,有一定规律性。最重要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就比较喜欢大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还有贝多芬的交响曲。特别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当你知道贝多芬一生的经历和性格时,那听过后有感动,有感叹,还有感谢。
知道你是沈阳人,那用《沈阳我的故乡》歌词结束此次回答:有朝一日我重返沈阳,回到那久别的故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重中之重,欣赏古典音乐入门最高原则,音乐是拿来听的,不是拿来拜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先别急着看乐评更别听那些所谓的大神神侃,请相信自己的耳朵相信自己的心,相信和某几位作曲家的缘分。
然后简单说一下录音和现场,录音的话你听到的是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声音(录音师搞出来的)而且你想听多少遍想听多少遍。而现场最重要的还是气氛,你在现场听点有奇怪传统的曲子就知道了,以前在圣诞夜听哈利路亚的时候全场起立那可是相当high的哦。
然后散开来说说,我并不想从多么专业的角度来入手,因为我本来就不专业,我只是想和诸位聊聊我的爱乐历程。
我最早听的是理查德。克莱德曼,记得当时觉得好听的不得了,以至于后来听到正宗的《命运》时反而觉得有些奇怪了。再后来又开始听进行曲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拿名曲改编的电子音乐。现在想想真是挺搞笑的,正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使我对古典音乐(当时我恐怕认为那些东西就是古典音乐了)产生了兴趣。
接着,到了初中,我得到了一些大师们的经典作品的磁带(尽管是翻录的),当时就玩着命地听,尤其是维瓦尔第的《四季》,磁带让我都快听掉磁了。不过这些磁带也录得有点问题,好多曲目不全,而且老贝《合唱》的第一乐章跑到瓦格纳那盘磁带上去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被震撼了,我第一次发现了有这么一种音乐能够将人的心紧紧抓住,第一次想去找这些音乐来听,第一次想去找这方面的书来看。至此,算是真格的入了门了。
以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买打口带,看音乐书刊,买CD,看乐评碟评…………
反正我个人觉得首要的因素,决定一切的因素就是好奇,如果拿给你一张CD,你都不想把它拆开来听听,那就什么都白搭。对于这些有着那么悠久历史的音乐,对于这些
你必然能从中找到一首能深深打动你心的乐曲的音乐,你难道不想试试吗?
其次,我碰到过很多人跟我抱怨,最经常说的三个字就是“听不懂”,实际上我也认为这也是刚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们最头疼的一件事,也是他们深入了解古典音乐前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你只要先别去看什么乐评,先别去听别人的神聊,静下心去聆听音乐,然后扪心自问:“我在听音乐时有什么感觉呢?”注意这感觉千万别去试图用语言描述,只要跟你平静时的感觉不一样,你就听懂了,或者不如说被感动了。音乐本身是一种让人产生各种感觉的东西,但千万别认为这种感觉精确得像拿针刺你就会觉得痛,溅到开水你就会觉得烫,这种感觉是动态的,不同的人听
同一首曲子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
当然,这感受在一个极大范围内是相同的,比如你在听一段哀怨的旋律时一定高兴不起来,好的乐评我认为是在这个大的范围内让你更好地感觉那些细微的差别,而不好的乐评就好比限制你一听到《梁祝》就只能想到蝴蝶。记住,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也是如此,请你只在乎自己的感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