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孩子的学习竞争压力会比以前的孩子还要艰苦吗?
孩子,压力,现在现在孩子的学习竞争压力会比以前的孩子还要艰苦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孩子的学习竞争压力会比以前的孩子还要艰苦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孩子的竞争压力,我认为不是比以前的孩子艰苦,而是残酷。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以前的孩子——
我是60后,1974年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没有学前教育,什么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统统没有。
上学之前,整天就是帮大人带弟妹,做家务,学种地,最开心是和同村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我们可以把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当作玩具,用草预报天气,用花编织花环,在树上蒙着眼睛捉迷藏,在村前池塘里扎猛子……
虽然还没有上学,但孩子们已能认识简单的汉字,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在地上画简笔画,会跟着家里的广播唱歌……快点长大上学,是发自己内心最初的萌动!
我的小学到初中是在村子里的学校读完的。家里离学校有3里多路,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坎坷的乡村小路,都是每天四个来回自己走完的,晴天,坑坑洼洼,经常摔跤;雨天,泥泞不堪,赤着双脚。但从不间断,从未缺课。
学习的课程叫法不同,和现在差不多。在学校里,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音美等活动比赛,和老师们一起开展勤工俭学,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玩打仗……
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课桌,把木板放在地上;没钱买本,把题做在废本的后面;没有电灯,都从家里拿来煤油灯……学好学坏,家长从不过问。
最快乐的是星期天。只要农活不忙,农村的孩子便提前约好,周六的晚上可以打扑克牌到天明,或者十几个孩子到田地里捉迷藏到半夜;星期天要么相约去河边钓鱼,游泳,要么在家里自制玩具,学习做饭……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
他们每天由父母或爷爷奶奶接送,3至5岁开始上幼儿园,6岁上学前班,7至12岁上小学,13至15岁上初中,16至18岁上高中。农村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和父母分离,住学校公寓,到食堂打饭……
而伴随着孩子们的,是每天无休无止的大量作业,题海搏杀;是每个周末、寒假暑假的辅导补习,特长培训;是家长的唠唠叨叨老师的反复叮嘱……除了学习,他们什么也不会,衣食无忧,但亳不快乐可言。
他们没有朋友,他们唯一的朋友是书本;他们没有快乐,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高分;他们没有健康,小小年纪就戴上了高度眼镜;他们没有自由,老师和家长,重点和名牌,时刻压在他们的双肩……他们早已失去了自我,早已变成的学习的机器!
如果能够穿越,你是留在现在,还是愿意回到过去呢?谁能告诉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肯定的。
因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会倒逼年轻人努力争取考上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会向下传导到中学阶段,逼迫孩子们努力考上重点中学重点班,再向下会传导到小学生身上。
现在的孩子比往年的孩子学习更刻苦、辛苦,不一定是他们主动为之,而是形势所迫,只有迎难而上,退无可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对这个问题,我感到现在的孩子学习竞争压力肯定比以前的孩子压力大,然而,不管学习条件,还是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主要来源于家长,家长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的竞争。依次传递!
可以说现在的家长大部分文化素质都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孩子以后要超过自己,比自己过得更好、更幸福,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设计发展,最起码学校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经济独立,自谋生路,成家立业。所以说,家长把这种期盼有意无意地渗透给孩子!对孩子形成非常大的外部压力。
再一个就是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就业的压力。1996年随着企业改制,大学生毕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试点!到1998年毕业的大学生就基本取消了国家分配,当年70%以上的大学生是自主就业的。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随后招生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越来越不好就业。
现在近二十年过去了,尽管国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但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成百万、千万记,基数大,招聘基本的文化水准大都是二本,再加上几十年来累积下的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就业并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大部分人有了工作还想更好的工作,要求更好的岗位,更高的薪酬。这也可以理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近几年,不是流行一句话嘛,叫“毕业就等于失业”。可见,社会的就业压力有多大!大学生毕业考研究生的因此也越来越多!
鉴于上述两方面主要原因,对孩子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当然,还有来源于学校老师批评、指责,同学比拼等方面的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逐步形成了孩子的内部压力!
如果孩子的抗压能力不够强大,孩子的学习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心理会发生变态,甚至会产生心理蹦溃,走向极端!我们也常常从网络上、身边的生活中听说、目睹孩子跳楼、跳河自杀的事实,或者弑父母、老师的骇人例子……
所以说,孩子们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们的重视。不能一股劲地施压,还要注意正确引流、疏导,适当释放孩子的学习压力,保持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增强抗压、抗挫的心理能力,才是学习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关键!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高了许多,不再为吃穿发愁,大部分家长还是会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实施也基本均衡化,因此在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方面不会太艰苦!对特困家庭,国家也实行了两免一补等政策,上大学也能够进行贷款助学,一些地方也发动光彩事业协会、慈善机构想办法资助优秀的穷孩子完成学业。国家的政策会变得越来越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更好。让我们正视现实,正视自己,鼓励孩子们抓紧时间学习吧!
上一篇:将来有望扬州直达深圳的高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