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管理好小孩?
孩子,自己的,家长怎么管理好小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面对“熊孩子”,不少爸妈选择直接一顿暴揍,但效果基本等于零。
而“熊孩子”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听话。
家长说什么都不听,有的甚至非常叛逆,爱跟爸妈对着干。
那么,父母要怎么说话,怎么做,TA们才会听呢?
芽妈觉得最好从宝贝一开始的教育做起。怎么做?接着看!
立规矩必须的
从小就给宝宝定好规矩非常重要。
为什么?
因为如果宝贝小时候在家里就没有规矩的话,当TA开始读幼儿园、上学、走进社会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地方都必须要守规矩。
而孩子会彻底懵逼、困惑、不安,一切都和在家里完全不一样,没有人会迁就自己。
相反,从小更守规矩、自律的宝贝,长大更能适应社会。
那什么时候可以给宝贝立规矩呢?别忙,芽妈查了资料。
美国早教专家发现,6个月内的宝宝没有“规矩”意识。
这时,TA们往往用哭来表达需求,爸妈要尽量满足。
6-8个月以后,爸妈就可以立规矩。
1岁以后慢慢的可以给宝宝讲道理了。
7-22个月是给宝宝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爸妈立规矩可以这样做。
比如,有的宝宝可能和小伙伴打招呼是用“抓头发”的方式。
这时,爸妈就应该站出来给宝宝说“妹妹会痛,不可以这样。”
然后把宝宝的手拿开,宝宝是能get到你意思的。
重点来了!
全家人必须立场一致
爸妈在纠正宝贝坏习惯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最好不要出来护短。
或者妈妈在纠正的时候,爸爸出来阻止。这些都是错误示范。
这样孩子会搞不清楚TA的行为是对是错,没办法建立规矩。
要给孩子一些准备时间!
有些规矩是和时间有关的。
比如,规定宝宝的看电视时间、几点钟睡觉等等。
在给宝宝定规矩时,不要太过死板,应该给宝宝留下充分的准备时间。
学龄前的宝贝,时间观念还处在萌芽期,在TA们很专注的玩玩具或者玩游戏的时候,被打断就会大哭大闹,芽芽就是这样。
所以,芽妈给她定了1个小时的玩具时间,我会在40分钟的时候提醒她一次“还有20分钟”,50分钟的时候再提醒她一次“还有10分钟”。
这样慢慢的倒计时提醒,对她的心理上来说,是一个缓冲。
让她每次在不能玩玩具前都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她就乖乖遵守,不会哭闹了。
一定要说话算话
规矩有了,然后就是执行。
在执行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出尔反尔。
芽妈有个朋友,她给孩子定下了“事不过三”的规矩。
凡事只提醒两次,第三次的时候,妈妈就会用行动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有次她家孩子吃饭的时候,把饭勺乱扔。
她提醒一次、两次“不可以”,孩子没有理会。
第三次的时候,她直接出马端走孩子的饭碗,并且告诉孩子“乱扔饭勺是不对,不好好吃饭今天就不吃了。”
孩子被吓到了,结果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就乖乖的了,之后都没有再扔过饭勺。
爸妈们一旦定下规矩一定要狠心下来严格执行,做到说话算话。
也不是说,爸妈就要大喊大叫或者对着宝贝念一堆大道理。
而是语气温和,态度坚定即可。
有时候,宝宝是个“小人精”。
TA们会一直试探爸妈会宽容到什么地步,如果爸妈心软一宽容TA就会得寸进尺。
父母一定要守住这个界限,坚持原则。
一旦对孩子说“不可以”,就要让孩子明白,大人是很认真的,不是玩笑。
沟通要及时认可孩子情绪
规矩要立,要执行,狠的时候该狠,但教育的宝宝的同时也别忘了做到认可TA的情绪。
有次芽芽搭的积木不小心垮掉了,她很生气,于是故意把积木砸到地上。
我制止了她,然后她就开始耍浑大哭。
那时,我没有先和她讲道理,而是陪着她到情绪平静。
然后才开始告诉她哪里做得不对。
再抱抱她,告诉她妈妈还是很爱她的。
最后我和她一起把积木捡起来放好。
宝贝不守规矩有时是在表达负面情绪,爸妈要马上认可并帮助梳理TA的情绪,再让TA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
在讲道理的同时也要传递给孩子被爱的感觉。
这样双管齐下,效果才会更好。
“熊孩子”不听话有可能是教育的方法出了错。爸妈的方法用对了,孩子不听话都难。
最后,愿各位爸妈都能成为“能狠、能温柔”的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法会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式。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 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在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5.跟孩子讲道理
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上一篇:14岁女生怎么做才能长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