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殖水体ph值低会引起亚盐高吗?需要做什么?
水体,亚硝酸盐,水质养殖水体ph值低会引起亚盐高吗?需要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PH值低的水体往往藻类的呼吸作用较弱,也就是水体的肥度偏低,总碱度小。这种情况下如果溶氧不充分,池底有机物上翻,从而引起亚硝酸盐上升是有可能的。养殖水体PH值偏低时,可以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水体偏瘦,全池泼洒肥水类产品,如氨基酸肥水膏、活尔爽、磷酸二氢钾等,培肥水体稳定水质。2.水体混浊,全池泼洒生石灰浆,两到三天水质会逐渐转绿,透明度增加,PH值提升。3.水体发黑,全池泼洒沸石粉和明矾,能快速吸附沉降悬浮物,抑制池底上翻。PH值高低和亚硝酸盐高低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两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的,都是水体中微生物促进有机物转化和浮游生物生长过程中的正负反应,要系统性的管理水质指标才是养殖的较高要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低到多少,PH值为6.5以下就会。硝化细菌适宜碱性环境,可以通过调水增加水体PH值,比如投放石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体pH值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
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对养殖的动物生存和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水体pH值、氨氮、亚盐、溶解氧等都是影响水产养殖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pH值是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影响鱼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综合因素。pH值的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危害鱼类,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影响其生长或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环境条件之一pH的调控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洋海水的pH值相当稳定,大都在8.15-8.25附近,而纯淡水,则在7.0附近。但是,从事水产养殖的池塘,pH变化较大,多在7.5-9.0之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低于2或高于11。池塘中pH值是左右水化学状态及生物生理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水质因子,是养殖水域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1、池塘中pH值变化的原因
池塘中pH及其变化幅度主要是取决于这一水体中的缓冲能力,这个能力与水中二氧化碳平衡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平衡系统涉及到气体溶解与逸散、沉淀生成与溶解及不同形式酸碱之间的反应转化,是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具体见图解:
其中,CO2—HCO3-—CO32-及Ca2+—CaCO3是两个重要的缓冲系统,对养殖水体pH值与稳定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此两个缓冲系统与养殖水体中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迅速消耗水中CO2时,则下述平衡向右移动:
结果使水中积累CO32-甚至OH-离子,导致水的pH升高;反之,在浮游动物、水生动物呼吸及有机体分解过程中,有CO2的生成和积累,水的pH降低。所以,池塘中,由于浮游植物密度大,白天表层光合作用强,pH迅速上升,夜间由于浮游动物、水产动物呼吸作用而导致pH迅速下降,形成较大的昼夜差。
2、池塘中pH值的变化规律:
由于养殖水体是由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养殖对象等组成的整体,生命活动时刻在进行,水质指标也跟着在变化。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随着光合作用的加强,pH值开始逐渐上升,到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太阳落山后,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加强,pH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幅度为0.3-0.5,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3、pH的变化对水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
(1)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及转化过程。
pH的改变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同时还会引起许多物质形态的改变,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存在形式的改变,导致毒性的改变而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命活动。例如:pH升高,可使无毒的NH4+向NH3转化,氨氮含量增加,毒性增强;pH降低,可使无毒的HS-生成H2S而具有毒性。
pH的变化,会影响水中悬浮粒子、胶体及蛋白质等的带电状态,导致吸附、解吸、沉聚等,同时还会破坏水体浮游植物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以及Fe、C等元素的吸收,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及各类微生物的活动受到影响,最终引起鱼产量的下降。
(2)对养殖动物的影响:直接影响鱼类的生产性能。
水体呈酸性,—般pH值小于6,水体中有许多死藻或濒死的藻细胞。鱼类体色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
在养殖中后期,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的高位池或精养鱼塘,由于有机物的含量较高,水中的藻类老化较严重,在这种水体中,易出现低氧或缺氧的情况,鱼虾在这个时候容易被细菌病毒攻击而出现各种疾病。
在酸性水体中,会使鱼虾血液的pH下降,减低其载氧能力,使鱼虾在较高溶解氧的环境中也会发生浮头,即生理性缺氧。鱼虾不爱活动,新陈代谢慢,摄食量减少,消化率下降,生长受抑制,成活率降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使鱼虾用水的pH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常添加水质改良剂或菌类等物质,加强养殖水体的缓冲系统的缓冲能力。
4、pH值的调控
(1)偏酸性(pH<6.5)水质的调控。
未受外界酸性物质污染的水体如pH值偏低,一般与水体缺氧,有机物质偏多,水质过肥有关,因此水体pH值偏低是水质不良的表现,其调控方法如下:
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提高pH值,一般用20ppm的生石灰可提高pH值0.5左右,生石灰还可补充水中钙离子,提高水的缓冲力,起到杀菌防病作用。
使用藻类生长素,加速培育浮游植物,消耗水体过多CO2,提高池水的pH值。
施用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用氢氧化钠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
(2)偏碱(pH>9.5)性水质的调控
渔池水pH值过高时清塘时不能用生石灰而应改用漂白粉清塘,生产过程中,当pH值过高时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节:
可每亩用醋酸500ml或用盐酸400ml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
上一篇:知名室内木门品牌是哪个?怎么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