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楷书,有没有捷径可走?
捷径,楷书,书法学习楷书,有没有捷径可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孙过庭曾说: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意思就是要求我们在临习字帖的时候要提高眼法,把握字帖的每一个细节,再用笔表现出来,这种但是类似于牛的”反刍”,是真正被我们吸收了的。
我们来举一个实际的楷书例字:
假如我们要临习这个楷书“西”字,首先要运用的就是我们的眼法。
首先看整体字形,很多人一上来就开始写,我曾经在临帖的时候也总是犯这样的错误,毫无眼法可言,一上来就开始写,写了几大篇才发现第一个是最好的,写了那么多有什么用呢?重复错误就是在巩固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调动眼法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观察字形,这个“西”字整体是宽扁的,就要在心目中有一个印象,不要写成了窄长的字形。
其次看笔画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会发现三个横画是等距的,四个竖画是等距的,这是一个重要特征,而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能够观察得到的。
最后看笔画的虚实对比,我们会发现,这个字是横细竖粗,横平竖直的表现方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是不是觉得眼法在书法临习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呢?只要从眼法入手,提高眼力,就能做到精准临帖,事半功倍,这难道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罢了,所以才走了许多冤枉路。
第二条捷径:从笔法入手,学会分析笔法,胜过盲目临帖
笔法对于书法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就说:“书法以用笔为上。”
在书法学习中,所谓的捷径在笔法上的表现就是认真分析笔法,胜过盲目临帖。
很多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不分析或者不会分析笔法,拿起笔和字帖就开始写,写了很多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分析笔法,如果能认真分析笔法,也就走上了一条捷径了。
笔法怎样分析呢?我们还是通过楷书的例字来说明:
例如我们以这个“亲”字为例,来说说如何分析笔法。
首先是起笔,任何笔法的起始点就是起笔,只有先起笔才有后面的一系列内容。
我们看这个字横画的起笔,起笔是平的,是整齐的,这也就是逆锋或者藏锋起笔,不带棱角,这与欧阳询楷书的横画起笔有明显的不同。
行笔阶段这个字基本上都是中锋行笔,这个字大部分笔画都是横与竖,中锋行笔使得整个字的笔画坚挺饱满,遒劲有力,而只有撇画是中锋和偏锋并用的行笔方法,所以有一些虚的部分。
在收笔处,这些笔画基本上都是圆收笔,不带圭角,不显得锋芒毕露,而是显得圆润含蓄,这是一种中和之美,也是高水平的表现。
比起前面所说的盲目临帖,能从笔法入手,认真分析笔法,从起笔行笔收笔中去理解笔画的走向和形态,比起那些盲目临帖的人,这就是捷径。
第三条捷径:深入剖析字法,强于盲目抄帖
字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构,如果说笔法是纯粹的技法的话,那么结构则包含了知识和技法两个方面,因为对于结构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把结构法则和实际书写结合起来,才能掌握进而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我们以书法结构中特别重要的结构法则中宫收紧为例,来看看深入剖析字法,是怎样获得练习捷径进而强于盲目抄帖的。
这个“练”字,笔画繁多,字形较大,但是一点不给人松散的感觉,为什么呢?就是结构中的中宫收紧法则在起作用。
这个字在整个字的重心处收紧笔画,也将整个字的韵味和力度收于中部,使得字的张力向外扩散,又形成了结构上的四周伸展规律。
如果不深入分析这个字的字法,那么必定写出来的字是松散无神的,很多人不知道原因,还以为是练习得少了,于是盲目抄帖,结果一个字也没有写对,这不是事倍功半,枉费了精力和时间吗?
相反地,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字法,然后再去临写,是不是效率高得多呢?其实所谓捷径不过如此。
例如这两个字与“练”字结构法则一致,都是中宫收紧,四周伸展,所以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和掌握了一个字的重要字法,其他字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这又是一条捷径,这是举一反三的捷径,所以学习书法,尤其是楷书这种静态字体,是有捷径可走的,而且捷径很重要,若想要学好楷书,这些捷径还非走不可!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的观点是学习楷书,是有捷径可走的,而且我举出了三条可走的捷径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文中参考资料:
唐孙过庭《书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不拜师,但还是要多请人指点,毕竟旁观者清。
有时候自己想了很久都琢磨不透的东西,别人一句话就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本人是经济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科班出身,做过多年高管工作,也许是职业病吧,总习惯用管理的眼光看待书法训练问题。
我始终认为,学习书法过程如同企业制造产品,有一定的工艺流程,无论如何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要尊重科学,按照专业、正规、系统、完整的操作程序一步一步的进行,不要渴望速成,也不能急于求成。所谓捷径是方法得当,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法与练习步骤,可避免走错路。如图:
▲图为本人的教学程序如图所示,每一个训练环节之间,彼此是工序关系、因果关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执笔法、运笔法、笔画、结字法等一系列前期基本功训练,而是从起步入门开始就直接临帖,而且一直采用照着字帖写的单一模式,并把原帖字体放大几倍,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实际上是违章作业行为,等于没有基础又不按程序做,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图为本人的教学示范
可能有人说: 这样的练习方法太麻烦了!那我想告诉他,这套程序是我经过多年教学研究与实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它是〈技法训练操作规程〉,类似驾校的教学科目。从头至尾,全程耗时大约120~180小时,按每天两小时折算成日历日数(天),约两三个月。关键是,这是正宗的传统技法训练之路,相当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是走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小道儿上。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是因为他们对此法不了解,或者说不是这么练的。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不管学什么书体、字体,情愿与否都要这么办,这是行规。
上一篇:感觉肖战王一博带火了耽美剧,你怎么看男男CP的潮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