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影响下,收入紧缩,只能报一个课外班,怎么选?为什么?
孩子,兴趣,家长疫情影响下,收入紧缩,只能报一个课外班,怎么选?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你会报提升成绩的?还是提升素质的比方口语班?还是培养兴趣爱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官方邀请,说下个人看法
首先看自己是处在什么阶段,是小学、中学、还是高中;高考是艺术类、体育艺术类、理工类。
小学:这是时候是人生初期,很多习惯、兴趣、观念等都没有形成。
推荐,乐器类,舞蹈类,再就是培养孩子思维做事方式方法的。
中学: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定型,主要以学习为主,兴趣为辅。补习弱的科目,使其能均衡。以为收入紧张,兴趣类可以不报了。
高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生重要阶段,虽然大学不像以前,但学历依然很东西。这个阶段主要补习能在短时间提分高的科目。提分慢的弱项也得适当报一下,毕竟一分只差,可能就和理想失之交臂。
以上只是个人的浅见,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大概是家长,是为小孩子考虑这个问题吧。首先我们对待问题都需要站在什么时间、什么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此,需要题主自己代入来看看是否符合你当下的状况。如果题主的小孩还小,对升学和统考还有较长的时间段,这时候升学的压力可以暂时放在第二位,你可以把小孩的素质教育提上来。但这是基于小孩子的各阶段的学习本身都已经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果小孩子临近中考、小升初等时间节点,那可能就需要以基础学科的学习为主了。还有就是如何题主的小孩还小,其实基础的学习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如听读写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要从几个维度分析,但主要还是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出发:
第一.孩子年龄
如果孩子还处于小学阶段,建议报数学,因为初中虽然现在有防风说是全民摇号,但是进校还需要通过考试分班。到高年级,家长一般都辅导不了数学,即使有很多免费网络资源,也替代不了线下好的老师帮助孩子拓展思维,培养习惯,这些都是家长和价格低廉的网校难以做到的,当然,不排除家长是理科出身,可以辅导,并且对“有哪些好的习惯对学习数学有帮助”一清二楚。到了初中高中,数学基础不牢固,是最难追赶的一个学科。
第二.看孩子特点
如果孩子是记忆力很强,逻辑思维能力稍弱的孩子,建议先抓住数学,还是那句话,培优并不是单单学知识,是要看学习力。学习力一方面指智商,一方面指专注度和习惯。好的小学或初中数学老师应该首先强调习惯,过程规范的价值大于计算结果正确的价值哪怕是思维能力弱的孩子,也可以在好的习惯下,数学学科不掉队。
语文和英语是需要积累的学科,家长可以根据考点规划好背诵和学习的计划,语文在小学阶段强调写字、背诵,高年级对阅读理解也有要求,此时完全可以自学阅读理解的套路,然后多看书积累文学常识,六年级开始涉猎文言文,初一开始专注课内笔记,多和校内语文老师沟通,在哔哩哔哩里面有很多语文和英语免费资源;英语首先记单词,其实是短语和句子,再过渡到背诵文章,最后是默写文章。对于难点内容,哔哩哔哩也有很好的UP主在做,推荐UP主“A路人”(非广告,只是从bilibili受益良多)。
如果孩子记忆力一般,逻辑思维能力强,可以自学数学,家长能辅导英语(现在家长貌似本科的不少),建议培语文。语文是高中阶段拉出差距的学科。数学提前学习课本,重视课本基础,再用免费资源拔高,千万不要在课内知识还存在许多漏洞的情况下去拔高,这样只会浪费时间。
第三、看家长能力。其实从上面的表述中也看得出来,家长如果不钻研,就只能多花钱在外面找老师。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家长也不学习,那就指望孩子是上天来给你报恩的吧,自学成才。
最后补充一点,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所有计划能执行的基础是孩子听你的,所以你还需要学习和孩子相处,碰到“孩子发脾气”“孩子爱玩游戏”“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有矛盾”“孩子怕攻克难题”等这些问题是常有的事情,请保持情绪,温和而坚定的保持你的原则,不要让坏情绪影响到孩子,也不要一味第拒绝孩子的要求,多倾听,多理解,相信你不光拥有一个会学习不用操心的孩子,更会拥有一个愿意与你交谈的soul mate.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感谢邀请!
我的观点不要为了报班而报班,不要看着别人报班自己没报而报班!
首先要考虑你的孩子需不需要!
然后看孩子需要什么,是学习成绩跟不上?还是想拓展一下学习,还是想培养孩子的特长,等等。
如果是学习方面的,就要考虑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有没有足够的精力,现在的学校其实给孩子安排的作业很多,平常日子,空余时间不多,如果能把老师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效果应该不错。
而且孩子的课余时间也不会太多,考虑喜欢什么,现在的孩子其实太累了,有时候脑袋里明明装不下了,或者还没有消化,家长就迫不及待的往里面继续灌输,这样往往适得其反,让孩子学会学习,而不是不停的灌输。
如果报特长的,需要考虑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你希望培养他什么,他喜欢什么?你们能不能达成共识,不要为了你的理想去培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