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女儿结婚嫁到夫家,觉得没有报答父母的养育恩情,请问怎么梳理这种对父母的亏欠心理?
父母,自己的,你的女儿结婚嫁到夫家,觉得没有报答父母的养育恩情,请问怎么梳理这种对父母的亏欠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在怎样的一个情境下起了这样的念头?看见了一个甜蜜的又多愁善感的新娘。是远嫁引起的不适而带来的思念?还是踏入新的一个大家庭充满了新的不确定引发了忐忑?就像一句俗语失去时方知珍贵(珍惜)。
想想,身份的改变,从身边或者从情感上离开父母,是不是都像“失去”,于是不舍,愧疚,这可以理解为分离引发出的一种情绪。但是,又更有能力承担责任了,双肩上不仅仅担起了过好自己小家庭的事情,还要赡养照顾双方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对回报父母这件事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呢。
回报父母的方式在当今也有很多的方式方法。像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做不到的话,通讯手段如此发达,就是一句问候一个短短的视频镜头,听见了看见了也暖心啊。当然还有实际物质上的金钱上的付出。用自己的方式,用父母喜欢的方式,去做生活上情感上的连接,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亏欠心理人皆有之。它像内在的一杆称。
让我们不断努力,去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直到那一天亏欠心理就消失了。
在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之前,亏欠心理不会消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时的时候多去走动走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他们说说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行动,比如让父母看到自己嫁到夫家的幸福和快乐,逢年过节,尽量抽空回家陪陪父母聊聊家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是用钱或者补品。要经济好的才可以做到,象我是不可能这就是儿子和女儿的不同。父母白养我。一点都无法报答更别说什么三春辉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打电话问候,经济上提供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的这种心理,绝大部分人都会有。
的确,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真的是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如果有能力报答,就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让父母的晚年幸福安康!
不过,你的愧疚,则没有太大必要。因为没用。
父母把你养大,最希望你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当然,幸福的人生哪有那么容易实现?但我们脚踏实地,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细微的真情和温暖,每天能够安心睡去笑着醒来,就足够了。
如果你暂时没有能力回馈父母,你的愧疚之情并不能让自己和父母好过,那就没必要耿耿于怀!
事实上,任何时候,只要有心,我们都是可以尽孝的。
跟父母多联系,给父母买点衣服水果,父母都会很开心。
尽我们的能力,为父母做一些事,父母就感到很欣慰了。
没必要跟大富大贵的人比较,一定要带父母环游世界,一定要给父母买大别墅,一定要带父母住五星级酒店。
因为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啊!
剩下的,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
小老百姓,也有小老百姓的活法。咱讲究个舒心顺心,这并不需要太多物质的加持。
总之,只要你把自己的好日子过好了,同时在能力范围内孝敬孝敬父母,就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子女本就一种人际关系,天然凑巧结缘为一家人,本就无恩可报,无债可欠。如果必须要从恩情这个角度讲,那父母生了你,就意味着已经报答了他们恩情,养了你就已经还了他们的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生育孩子的行为,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愿望,那么你生下来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不是报恩吗?父母养育孩子那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是你欠了他们的债吗?成年之后不要再赖在父母身边,不要啃老,自食其力,维护好这份亲情就可以了,哪里有什么恩可感?有什么债可欠呢?所谓感恩报恩把亲情变成了交易,一辈子你还我,我还你,这是商人和顾客,不是父母和子女,这是一种没有各自独立人格的人生依附关系,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不是孩子,将彼此的生活搅混在一起,我过不好你也别想好好过,这就是你想要的人生吗?这就是你期望自己的父母,期望你自己的孩子应该有的人生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