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势如破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势如破竹,竹子,吴国势如破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势如破竹的意思是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势如破竹”, 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这也是由杜预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西晋期间的灭吴之战期间。文中提到了王濬和杜预都是此次灭吴之战的晋军统帅。按照战前部署,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等将领从巴蜀地区顺流而下直捣东吴都城建业。征南大将军杜预则率部从襄阳进军进逼东吴在荆州地区的重镇江陵。
在战事的进行中,晋军闹出了一个笑话。年过七旬的王濬上表晋武帝司马炎,声称将吴军将领孙歆斩杀,而实际情况则是杜预将此人生擒,此事让王濬非常尴尬。
此后不久,以太尉贾充为首的部分朝臣上书司马炎,要求停止行动,其理由便是江南一带的气候潮湿,疾病瘟疫必定流行。为了避免失败,应当立即找回前线诸军,为日后再度伐吴做准备。而部分晋军将领对这个建议也表示赞同。不过,这个意见遭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和征南大将军杜预的坚决反对。最终,司马炎下令继续发动进攻,东吴帝国随之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语“势如破竹”的意思是:势,气势、威力。意为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借以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势如破竹是一个汉语成语,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事情发展的非常顺利,未来一片大好,需要一如既往的继续努力,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开几节之后,竹子就会连续往后破裂。
三国末年,司马炎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大将杜预率领大军分成六路水陆并进,大举攻打吴国。一路上顺风顺水,取得的战果累累,许多吴国的士兵直接打开城门投降。
这个时候杜预又向司马炎建议,趁着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一举攻下吴国的首都。事实恰如杜预所想,吴国被灭,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做事,特别是大事,首先需要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开始实施,需要找准切入点,关键之处的问题解决了,就像竹子的节被劈开了,事半功倍,其他的就能很快解决了。
要想“势如破竹”,首先要精密的谋划准备,“三思而行”;行动一开始,就要一鼓作气,坚持到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势如破竹的意思是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事情发展的非常顺利,未来一片大好,需要一如既往的继续努力,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