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会突然反弹吗?
疫情,病例,病毒疫情会突然反弹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前期处理回流中出现些许问题,内地会出现第二次爆发的可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非常可能反弹,如果我们的防控措施不到位。
世卫组织对这一点非常清醒。5月6号,总干事谭德塞在疫情发布会上已经对各国发出警告:
如果“不谨慎、不分阶段”采取过渡措施就贸然解封,那么“重回封城举措的可能性非常高”。
与此同时,他也警告民众,生活将不会再回到旧常态。
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疫情远未结束。
截至5月6日,中国以外地区确诊病例已经累计超过366.6万例,其中死亡病例超过25.8万例。
世卫组织的统计表示,4月初以来,全球平均每天就要新增8万例确诊,而中国全国的累计确诊病例只有8.4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疫情严重国家的确诊病例刚刚出现回落迹象,他们就开始讨论“解封政策”,因为再这样下去,经济就要顶不住了。
德国决定冰月进一步放松疫情防控措施,让经济和社会生活重回正轨;
英国政府正在研究“解封”策略;
俄罗斯准备分三个阶段逐步解除疫情限制性措施。
在“锁国“的情况下,中国堵住了境外输入的风险,但这不可持续。
现在的大好局面是在大幅度停止国际航班、中断外国人入境后一个月才稳定下来的。
国家卫健委消息,全国连续4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10天无新增本土疑似病例,连续22天无新增死亡病例。
从5月6号起,全国无中高风险区域。
但是,解封后逐步反弹的情况,中国已经出现过了。
黑龙江因为绥芬河口岸的输入疫情以及哈尔滨的医院聚集疫情,现在仍有124例确诊病例。
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继续老实戴口罩吧!保护自己,也安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 对于疫情是否会反弹,要考虑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我们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二是外国的疫情是否降温;三是病毒的变异性我们是否了解和掌握。这都是疫情是否会反弹的关键因素,说明白了这底层逻辑关系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疫情是否会反弹的关键。
一、我们的内控工作是否完善
目前我们的这种防控强度是调动了全国全员的防疫。事实上这种强度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精力只放在防疫至上,我们要吃饭还要工作,更要生活。防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能适得其反的强调防疫,把别的给掉了。所以,未来防疫强度降低之后,一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也是必然现象。
我认为这种反弹并不是说明疫情变严重了,而是一种自然反应。接下来很长时间内我们要和病毒共存了,一直等待到新的药物出现和疫苗的开发,人类才有真正战胜新冠病毒的一天。
二、外国疫情的降温是目前的关键
我们内控做的再好,外国的不断输入也是对我们最大的压力。全世界的疫情是决定于最短的那个国家。只有所有国家都完成了对新冠病毒的防治工作,那么才能说最终胜利。一枝独秀不是春。中国是优等生,但是那些差生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
如果全世界范围内还是每天数万人的增长,那么疫情就没办法结束。只有大家都进入了平台期开始逐渐下降了,那么我们的疫情管控才可以放松。如果外国疫情没有降低,我们国内的情况一定还会继续持续下去,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道理。
三、病毒的变异速度
病毒是依靠变异生存的。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也是如此。《美国科学院院报》近日刊发的论文提出,当前新冠病毒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能力,已经发展出三个亚型。钟南山院士也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适应了人体环境,才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传染性。
4月30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生物学论文档案网(BioRxiv)上发表了一份33页的报告,认为,4个多月前在中国武汉出现的冠状病毒已发生了突变,突变的病毒株自2月初开始在欧洲传播,之后传到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直到3月底成为全球感染个案的主要病毒株。这种在美国传播的主要病毒株似乎更具传染性。
那么人类能战胜病毒吗?
在人类的干预之下,病毒变异速度是赶不上我们的防疫手段的更新,这是我们能战胜病毒办法之一。另外全球一起努力抗疫也是成功的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不会反弹交给自然与科学,每天做好卫生成为个人习惯,这是一个好习惯值得培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漯河的属于零星散发病例,只要输入型存在,散发病例就可能发生,再次反弹流行,概率不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毛葱如何用叶面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