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家长会得到什么呢?
孩子,自己的,的是“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家长会得到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更有甚者“父母为儿女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年来,这样响亮的口号不断从家长口中喊出来,成为了中国式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国人的伦理观和教育观与西方一些国家是大不相同的。
中国人对孩子从生下来,到抚养、到教育,以致成人之后,无一不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奉献,恨不得榨干自己的自己供其子女成长,可以说是扶上马再扶着走直到自己再也无力扶下去的时候。
这些家长们穷尽其一生的心力,不管是子女富贵发达了还是平凡普通,很少有得到的回报胜于付出。
朱德委员长写了一篇《我的父亲》,写建国后把父亲接到身边享福,但父亲最后还是回到老家,故事非常感人。
所以我觉得,中国家长在为子女付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
只要在有生之年,看着子女幸福,就心满意足了,远比自己享福愉快得多。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得到超出付出的回报很少。
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家长得到的回报万金不换。
这就是中国式的家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至于这样的父母能得到什么?答案很明确:就是“孩子能否跑起来的可能性,都存在”。也就是说事情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所有的心愿都达成,总有希望孩子跑起来“事实却不能跑起来的”,现实就是这样。
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家家如此!都是硬愿父母自身吃苦,也不能亏了孩子,集中资源堆在起跑线上,助孩子腾飞,成龙变凤。但是!事情总是不尽人意,相对来说:总存在腾飞不了的。很显然的问题!未能腾飞子女父得到了什么?心情又如何,读者自然明了,因此!过度解读未腾飞孩子的父母,意义不大。
在孩子起跑线上化血本,舍得投资,没有错,即便助飞不成,也算尽心尽力了,最终才不会落怨。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硬愿自身吃苦遭罪,化掉血本,也要让孩子腾飞”。体现了为父母的,何等的关爱子女,对子女的无私奉献。身为人子!体现父母这份良苦用心,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能否腾飞其次(原因是,腾飞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
最后总结!天下父母同一心: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所有父母的心愿。起跑的结果不可确论,但是!天下所有父母这份良苦用心,是肯定的,是值得天下人子一生永远感恩的。谁能为子女如此无私的付出,天底下,也只有父女了,大家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培训机构说的话,家长得到的是自己账户里的余额越来越小了,有的已经透支了。
谢谢你们以后不要这样说话了。不苦孩子可以,苦谁?父母,老师,还是学校社会?
本来没有苦不苦的事,也没有什么起跑线的事,都是利益集团打出来的广告,目的是攫取你的钱包。
说到孩子,总是往家长身上扯,明显有点甩锅的意思,这是当前社会特点。其实,父母的责任是保证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并且家里有好的风气,剩下教育的事就是学校老师的事,责任非常清晰,毫不含糊,都要有各自担当,要有勇气,切忌甩锅。
孩子成材与否,跟他自己最有关,内因最重要!其它都是外因,有时起不到什么作用!或者有时根本无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是个现实社会,冷暖自知,自己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经受着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已经是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经受同样的痛苦,别人有钱的孩子二十岁早早的已经独当一面,不是他们有多刻苦,多努力,而是一方面有家里做后盾,有优越的成长条件。而我们没钱没实力,三十多了还在为生活而努力奔波,不希望孩子也和我们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试教育的产物,如果进行教育改革,向素质能力教育转变,则能化解为孩子报各种班,不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倾向。不复杂,就这么简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家长的人生,失去的东西太多,比较失败,在孩子这辈身上,想找补回自己的欠缺,可笑愚蠢致及。
上一篇:从山东烟台市里嫁到陕西西安城郊,风俗和习惯来讲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