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村晚》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落日,牧童《村晚》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而言之,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对我们赏析诗词、分析文章有着重要的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首诗是宋代雷震所作,即景而作,诗中有画。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作者使用了j拟人的手法,一个“衔”字让诗中的景色读者想到的画面,动了起来,生动起来,“浸”字让读者可以感受到落日缓缓落下,夜晚正慢慢到来,可以感受时间的长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二句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用是写活了落日时山景的自然情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
衔,中间是一个金字旁,去掉中间金字旁,剩下一个“行”字,所以这个字和行走、金属有关。
“衔”最早是指马口衔,也就是马嚼子,含在马嘴里的半个铁环,两头系着绳子,骑马的人手握着绳子,用力拉的时候,马就会感到疼,这样就可以防止控制不住马。“衔”在这里有拟人的感觉!
“浸”的愿意是房子漏了,人拿着扫把打扫。
“浸”突出了缓慢的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二句的前半句,″橫\"名词活用作动:″橫骑....\"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牧童骑牛的娴熟灵巧,透露了放牧归来天真无邪.悠然自得的心情。后半句,作者运拟人的修辞法,写短笛虽沒有音腔,却能信口吹奏美丽的歌曲,把人吹写成短笛自吹,不仅增强了诗的意境,也刻画了牧童吹笛的巧妙。
上一篇:家具受潮长菌了,怎么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