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电影质感的照片?
电影,画面,构图什么是电影质感的照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色彩层次不够丰富,后期以阴影为青,高光为橙黄色加强色彩层次感
调整后效果如下图
总的来之,电影感的特点是运动自然的,而不是摆拍;色彩和明暗有强对比的厚重感,这二点最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画面环境气氛感很强,模特的表情动作仿佛在诉说故事,同时画面中的主体突出,电影感的画面往往在色彩上应用比较大胆,冷暖色调的强烈应用比较常见,也有些复古摄影会用高饱和或者黑白这种营造别样的感觉,构图方面往往遵循黄金分割点等美学理论,另外画面中的光线应用会让你一看画面就明白画面表达的故事是什么,另外电影感的画面往往画面比例会选用电影院荧幕的比例:2.35:1。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讨喜的青橙色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电影质感主要是胶片颗粒感和影调和色调,类似于伊斯曼和富士偏蓝偏绿的调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远景用来营造氛围
远景是说人物占据画面比例较小。这时候,我们画面主要交代的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运动的轨迹。在拍摄这样的画面时,一般需要使用小光圈。
2.全景看清人物的动作
在拍摄这样的画面时,画面中的人物绝对不允许人物顶天立地,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人物身上的光线要力求准确、真实、统一。不能让别人看到有明显的违背现场光源的光线。
3.近景表现人物的表情
电影中的近景是指人物占据画面1/2高度以上的景别,这时候人物的表情、头部尤其是眼睛成为表现的重点。拍摄时要注意构图中要给手势的动作范围留有适当的空间
4.特写让人难以忘怀
特写通常完全表现人物的头部。在摄影中我们要注意人物的眼睛,视线的方向会引导别人感受人物的心理状态及性格。在构图的时候不一定要按照水平构图,可以倾斜让画面更活跃。
二、学会运用景深
1.浅景深突出主体
基本上在近景和特写景别的时候,都会采用浅景深进行表现,这样才会将主体和背景剥离开来。但是应对不同的环境,尽管是浅景深,但是散景的虚化程度还是有区别的。
主体焦平面内只有人物清晰,这样能够让观众很清晰地只把目光锁定在人物身上
2.大景深交代坏境
大场景的大景深画面起到交代环境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大景深下构图、色彩、光线的运用。让环境的光线和色彩与人物和谐,构图上也不是随意地让人物出现在画面中。
即使大景深,画面的构图也要讲究,对角线与黄金分割构图表现人物的运动方向,注意即使拍摄浅景深作品,也别盲目地全开光圈!
三、学会运用色彩
1.冷色调营造肃杀感
在很多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色彩比较偏冷的画面,一般在悬疑片或者恐怖片中常见,这是因为冷色调能够感觉更是比较冷静。这样的环境配合欠曝一点的曝光组合就能够很好地烘托气氛。
2.暖色调让气氛神秘
暖色调经常出现在黑夜画面中,暖色由于人造光或者自然光的影响,让画面显得更有反差。在拍摄的时候,我们让有指向性的光线打亮部分环境,让反差明显,营造气氛。
3.饱和的色调让场景更奇幻
在很多电影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色彩非常饱和的画面,尤其是在一些很奇幻的电影中,这些电影往往与童年的梦境、童话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拍摄这样的画面时,前期的置景肯定会占据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摄影上我们还是需要注意色彩上的运用。
4.黑白让人怀旧
使用黑白进行拍摄时,人物的造型、服装等都会成为光影的重要元素。因为黑白会把色彩去掉,让人只注意画面的光影,因此避免较平的光线,侧光、逆光等都会成为黑白摄影电影感的一个很重要手段。
5.红色让人温暖
红色经常会伴随着环境来表现,比如日落,比如红色的街灯等等,这种颜色会给人一种温暖、和蔼、暧昧的感觉,这种色彩在文艺片中经常出现。
6.蓝色给人旁观的感受
由于蓝色的冷静、干净,让人更容易以一种旁观的角度去观看电影。在拍摄这种偏蓝色的画面时,我们要注意这种“蓝”的程度,稍微浅一些的蓝会给人更舒服更愉悦的感觉,我们可以稍稍做一些白平衡的偏移,也可以在后期降低一点饱和度。
四、学会运用构图
1.黄金分割让画面活跃
九宫格以及黄金分割构图是在摄影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构图方式,它要求把人物放置在画面左、右1/3的位置。在处理大场景镜头时,要把人物和周围的环境看做一个整体。
2.中心构图让画面更沉稳
在摄影中中心构图一般会选择相对对称的环境,这样能够将主体表现得最为稳健。
3.框架构图偷窥感
利用框架构图,产生一种第三人称旁观的感觉,也就使画面产生了故事感。
在拍摄这样的画面时,尽量离框架近一些,而焦点设置在远方的主体上,光圈放大一些让前景进行虚化,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