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电影质感的照片?
电影,画面,构图什么是电影质感的照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前两天看到有人争论老法师与新锐摄影师。我觉得没有必要争。老法师有新锐们很难短时间得到的生活阅历,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更多的感触,发现美与抓住情感线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而所谓新锐也只是对摄影技法和对新事物的接触和接受比较快。而新锐们最终也会变成老法师,没有谁高谁低,用不着谁瞧不起谁。一定要把年轻人和老年人来比较的人,只能说是学识偏少,涵养不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很多答案,都停留在表面,没有人会告诉你为什么要那么调色,为什么要那么构图,那么我来以我得理解回答一下。
首先得说明,电影长宽比例都是2.35:1,电视屏幕基本都是16:9,我们拍摄的照片都是3:2,并不是我们把拍摄的照片调成电影比例,加个暗角,调一下颜色就是电影质感。
准确的说就是你得知道,你想表达出什么内容,电影一般涉及到的都是在讲故事,在制造戏剧矛盾。
一定要避开的一个误区,不是只有大光圈拍摄,才会有电影感。
上面说的有点难理解,但是多看几遍就能理解,再说几个实际的例子。
我们拍摄基本的人像,扫街,有些时候也同样在讲故事,想表述一个女孩的青春活力,想表述一个城市的变迁,那么其实抛开横竖构图/比例,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是和电影一样,在讲一段故事。
好的构图/色彩,都是帮我们在讲述故事,如果故事不够好,选题不够好,在厉害的构图,调色也是没有用的。(深有体会)
不错的照片都是经过思考去拍摄的,以下放几张我拍摄的照片,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什么是电影感照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你忍不住相信眼前看到的是真实的。一种成功烘托氛围与渲染情景的“高级感”。
“我不知道这张照片好不好看?到底哪里好看?也不认识拍摄者是谁?要表达什么?但是我就是被它打动了。”
在摄影展美术展上,会有这样的人久久站立在某一副图片前思考,好的东西总有心灵相通、相互欣赏理解的闪光点。
电影质感建立在前期拍摄完整的基础上,单纯的调色并不能使整个画面变得和谐美观。
前期拍摄时的用光、构图、色彩搭配、主体与元素空间配合是拥有一张电影质感图片的重要前提,后期通过裁剪调色等各种工具等处理,使得拍摄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呼之欲出。
一般根据图片想要传递的观念,调制电影色时,选用的色彩饱和度都偏低,明度较为接近,用色克制,且全片沿用一个色调,更好地表达电影主题。
颜色相互制约的同时又相互呼应,使得整部由一帧帧图片连贯起来的动态影片,具有“高级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一个影视从业者来说,要回答什么是电影质感的照片话,其实是比较难的,我们时常会谈“乐器的音质,画作的质感”,这时的“质感”已经是一种通感的描述,它可能说的是我们任何一种感觉。
图片上下对比电影质感
之所以这个问题很难答,是因为电影几乎是最能直接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生活中太多的事物都能通过视听方式传达给我们,所以问电影的质感,几乎就是问电影中这无数事物综合起来的“质感”。这也注定我们无法只分析电影的某单一内容就谈其质感。.
综上所述:电影的质感也包括摄影方式技巧的细致选择、美术方面的精心准备、演员的优秀表演、导演的把控和调度等。如果第一点是宏观的质感,那么这一点就是微观的质感,这些质感的体会,需要观众的细致观察。同时这些元素任何一部分出现不合适,都可能影响影片质感的整体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电影感的动态
电影与普通照片的本质区别是动与静的不同,所以电影感照片中的主体一定不能太做作。如表情动作自然并且富有动感,常见的拍摄主体有行人或运动的物体等。
2.电影质感的视觉
电影感视觉的元素包括构图、色调和清晰度。
首先,看构图
现如今电影长宽比例都是2.35:1,而电视屏幕基本都是16:9,只有在上下加二条黑边才有满屏的效果。
其次,看色调
电影的色调对比度偏高,色彩偏厚重,阴影多以青蓝色为主色,高光多以红橙色为主色,低饱和的青蓝色自带冷静的高级感。
第三,看清晰度
清晰度这跟拍照器材有直接的关系,后期不是直接加清晰度就可以的。当画面较暗时,阴影的细节清晰可见,那种硬朗的质感在电影院感觉很棒。
照片后期如何调出电影质感
分析原图和调色思路:
1.原图比较16:9,后期裁剪成2.35:1的比例
2.光线太平,没有厚重的立体感,后期加强高光和阴影的层次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