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看过最有价值的书是什么书?
的书,这本书,自己的你看过最有价值的书是什么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罗素继休谟后,怀疑归纳法的可靠性。例,“一定还有明天”,因为一而再,再而三,推定还有三、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自然是有规律的,叫“自然齐一律”。自然齐一保归纳法,归纳法保自然齐一,出现了“连环保”,都成为不绝对可靠了。是的,按现在人类的认知度,明天总有没有的一天。
培根说“伟大的哲学起于怀疑,终于信仰”,是的。
在张中行看来,怀疑,是他做学问以及成就人生的不二法门。
关于人生有没意义,古今无数人探讨,张先生认为,或说人生有没有目的?胆量大一些,没有。小一些,是无法证明其有。
这真够大胆的!有人敢这么想,未必敢实说,有人敢实说,未必有人敢给刊行于世,传播开来。张中行大声喊出来了。当然这是人类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
对我来说一新耳目,振聋发聩。只是一说,见仁见智,悉听尊便。
尽管如此,张先生没有走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对禅学有精深研究,入世颇深,没有皈依。
使我联想到蔡澜,有人问他人生的意义,蔡才子说,如果说有,只是吃吃喝喝。回答大胆直白,与张先生异曲同工。
对于人生,各有看法,三观不尽相同。每个人都赋予一定的附加成分,都有为之奋斗的动力。虚无,无所作为,在年轻人的词典里不该出现。
(笔者所摄《顺生论》扉页作者像)
遵循《中庸》开头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张先生解释说,人有了生就必须饮食男女,此是定命,到身上成为性,顺着来就对。可是难免有冲突,这就要靠德、礼、法来调节。
此书易古人“率性”为“顺生”,阐发“怎样活才好”、“活明白”的种种人生见解。
《顺生论》从天心、社会、己身三个大的方面,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梳理出六十个问题,差不多囊括人生可能遇到的一切所有,古今钩沉,推本溯源,条分缕析,见解独到。有理论,有经验,笔法老道,似千年老狐,娓娓述教。读来开眼界,启胸襟。
我们遇到的诸多(甚至全部)人生疑问都有破解。也许有些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但未必如作者那样明晰,那样深刻,那样鞭辟入里。坎坷、迷途、困顿、彷徨,这些东西都能在书中求得答案,让你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张中行先生和启功先生对酌)
《天心》部分,作者对“存在”展开了发问。“存在”是个最难解的谜。从哲学角度思考,存在不能消除“空”和“时”,存在的无边性无限性,宏观存在、微观存在,存在的目的性,一系列问题知之甚少。带着这个大疑难结束觉知,实在是憾事。
生命一章,作者由羊被人食肉寑皮,联想人的一生。羊是“人杀”,人是“天杀”。同为生命,结局同样。“天地不以万物为刍狗”,把“天地之大德曰生”尊为信条的人类,究竟怎样才合适?天地未必有知,都是定命,除安之若素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顺生,不仅人类顺生,动物也应顺生,是人类的责任。人类不能以万物之灵的地位,凌驾自然之上,这和今天大力提倡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链平衡的观点,不谋而合。
对于鬼神、命运、本性、不朽都有阐发。耐人寻味。
中间部分是《社会》,组织、常情、平等、财富、道德篇议论,道出人欲言而不能言,入理,入心,令人折服。
最后部分《己身》,恋情一章,按荀子的说法,人生有欲,不问缘由,不问价值。欲是恋情之根。透过皮肉看内情,不过是为“传种”而已。西方某哲学家说,种族的延续在人生中重于一切,故个人不得不尽一切力量完成此任务。美貌和多种称心如意,不过是为种族延续设的诱饵。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主观上,常离本质目的甚远的恋情,即柏拉图式的。不计财富,不计地位,甚至不计容貌,亲近结合,这就是纯洁的爱。稀有,也就贵重。现代人的恋情大都始于颜值、恋于才华、结于感情。
恋情可致盲目性,可产生广生和独占冲突,可带来苦。
关于家庭,离婚问题,作者认为苦多乐少,分则得多失少,权衡决定。其次,要慎重,先要忍中求合,万不得已时再下决心。再次,不能合的理由要确凿坚实,考虑周密。以理智、宽容和谅解为指针,处理好子女和财产问题。
对婚外问题,作者给出办法。天机深的人可见欲而不乱,面壁求心安。天机浅者,最好以人力移天然,择偶慎之又慎,百分之百不需另外的情热。离婚是最下策。
作者认为,像影视戏剧里那样恩爱的家庭,是极少数,大部分家庭都是“凑合过”,此语不虚,符合实际。
职业、事业、信仰、爱好、顺逆,都有见解。
老年读者,身后一章,该读。人生可怜又可笑。身后事的处理,求心安。
《顺生论》,可以修正你的人生航向,早读早受益,晚读悔矣!可以使人解惑,少迷惘,多愉悦,明明白白做事,快快乐乐做人,幸幸福福一生。
张中行先生《顺生论》写了四十年。可以这么认为,张先生用一生践行了他的率性人生。他对人生各个方面的理解阐述,给社会留下了宝贵财富,值得借鉴。
才疏学浅,言不及义。
不尽人意处,请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过很多书,但认为最好的一本是《百年孤独》。下面分享一下略带狗血的心路历程和小小体会吧。
《百年孤独》这本书我只能用“奇书”来表示我对作者的膜拜。这本书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先说“恨”,那里面的人物名字真是让我抓狂。不做夸张解释,自己看图。
所以第一遍,我硬生生因为人物名字没有看下去。时隔一年多,因为上外国文学课,老师又提到了这本书,这使我下定决心要看完这本书。
这一看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可以算是一口气看完的。前面人物出场太多,好多情节连不上,但看到全书三分之一的时候,你会爱不释手,并陷入其实不能自拔,被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富有张力的文字,击中了灵魂。
虽然书中不少的情节我已记不清,但当时阅读的那种情绪一直保留着未曾散去。直到我现在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还有点激动。
我没有办法从赏析一本书的角度,去向大家分析这本书究竟哪里好,但它真的是一本了不起的书。致敬马尔克斯,致敬《百年孤独》。愿我的分享,你也喜欢。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追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百年孤独》
上一篇:文员说好听点叫什么?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