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
效用,边际,而不怎么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么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非要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简直是故弄玄虚。
最好的学问往往是那些让人一看就明白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故作神秘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边际效应递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做何解答?
在充满芝兰的房间里待久了,香味渐渐就淡了。其实香味一直没变,只是我们已经适应了它。这句话涉及两层意思,用经济学解释就是,通货膨胀和资本运作。我之前做了一期关于通货膨胀和资本运作的视频,看到这个问题就很有兴趣作答。
通货膨胀:在兰室待久了,香味的变化已经感觉不到了。今天是比昨天更香了呢还是比昨天更淡了呢。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的贬值导致物价的上涨。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就像是花香,闻久了就难以感受他的变化。
资本运作:常和有钱有背景的人在一起,就像处在花室,虽然没有他们有钱,但是认识他们也是一种资本。人际关系可以让你用来互惠互利。
经常和有钱人在一起,他们的谈话,他们的想法,都是存在巨大商机的。给他们需要的,赚自己该赚的。慢慢的就会变得和他们一样富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意思是在放置芝兰的房间呆久了,就闻不到它的香气。这自然不是因为芝兰的香气本身变弱了,而是人的心理作用。其实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
递减
马克思在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做了个比喻来解释这个原理,一个极其饥饿的人,在吃到第一个馒头的时候,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当他吃到第二个、第三个的时候,尽管是一样的馒头,但是他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肯定是比第一个有所下降的,当他吃撑了之后,这种满足感甚至可能降为0直至负数。同样的馒头带给饥饿之人的满足感也即经济学中所说的效用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新增的馒头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是逐渐下降的,也即经济学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
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一个人在刚进入放置芝兰的房间的时候,只要是嗅觉没有问题,肯定是能闻到它的香气的,可是当他呆久了,这种香气带给他嗅觉上的刺激也就是效用会逐渐减少,慢慢的也就“不闻其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很多种。
生理的解释:说简单点,就是大脑疲劳了。大脑皮层中有专门负责处理嗅觉的部分,而这部分内部的神经元又各司其职,负责处理不同的气味。如果人持续闻一种气味,那这部分神经元就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如果持续时间太久,就可能损坏。所以,大脑有一种保护机制,如果时间太长,就让这部分神经元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来休息,这时,人感知这种气味的能力就变低了,也就感觉闻不到了。
心理的解释:香味是闻香者的心理感受,花的香味提供了一种感官刺激,使人有一种满足的感受。刚开始闻到香味的时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刺激,人的满足程度就高。但不断闻到同一种香味,即同一种刺激不断反复时,人在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满足必然减少。或者说随着香味的持续,其所带来的效用增加越来越微不足道。19世纪的心理学家韦伯和费克纳通过心理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并命名为韦伯--费克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这一规律也可以用来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正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才存在着如何使稀缺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问题。所以边际效用递减假说在经济学中很重要,它与边际生产率递减,从而边际成本递增,被看作是资源配置理论的两大支柱。这个规律对我们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非常重要。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饱则逆。
上一篇:《霹雳布袋戏》和《魔道祖师》,两部动漫之间有什么“冤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