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刘备这么爱哭,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跟他?曹操这么狠毒,为什么也有这么多人跟他?
刘备,的人,汉室《三国演义》刘备这么爱哭,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跟他?曹操这么狠毒,为什么也有这么多人跟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您好,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来说说《三国演义》刘备这么爱哭,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跟他?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确实是个“爱哭包”,动不动就潸然泪下,而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刘备却是一个心胸宽广,性格坚毅的英雄,并不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是哭出来的江山。
在《三国演义》中,哭是刘备的拿手好戏,和赵云分手时哭,感动了赵云,后来终生为刘备尽忠,诸葛亮不出山时哭,感动的孔明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江东招亲时哭,要离开江东时哭,逃跑的路上遇到追兵时哭,回到荆州想起在江东的逍遥生活还哭,每一次眼泪都能感动对方,收买人心,解危救困。
刘备爱哭的形象,是《三国演义》创造的。陈颖还对刘备在“演义”中的哭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哭泣事件”多达15次,超过了曹操;而且在每一次哭泣事件中,还添加了哭泣的次数和程度,使其因19件事而哭泣数十次,这就将曹操远远撇在后面;且刘备哭的种类繁多,包括饮泣、垂泪、痛哭、放声大哭,号哭至昏厥等等。刘皇叔哭哭啼啼的形象就是这么形成的。事实上,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陈寿为刘备所作个人传,在此传之中,刘备仅仅哭了六次,据说还没有书里记载的曹操和孙权哭的次数多,《三国演义》中哭了那么多,《三国志》中咋就不哭了?这还是和刘备此人真实的性格有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怎会轻易哭泣?而且刘备从一个穷苦孩子成长成了一代英主,不哭或者少哭才是他作为英雄的本色。
再来说说曹操这么狠毒,为什么也有这么多人跟他?
所谓的阴险狡诈,有很大程度上是民间艺人编造流传,《三国演义》在进一步加工而形成的印象,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有很大的出入。作为政治家与军事家,我觉得阴险狡诈应该是一种出色的特性,在政治斗争与军事战斗中,这种特性非常实用且珍贵。作为同一时期的其他政治家军事家,或者降低一下标准,横向对比同一时期的其他名人。刘备曾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最后夺取了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璋的益州,基本上他投靠的每一个人,都被刘备占去了不少的便宜,尤其是攻占四川,这应该也是阴险狡诈吧。孙权被称作有“勾践之忍”,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借储位之争,打击了一大批有实力的老臣,甚至逼死了丞相陆逊,这难道不是阴险狡诈么。可是刘备与孙权的评价很少会提到这四个字,而刘孙两人同样有很多人投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与东吴,那么为什么要针对曹操提出这种问题呢?在我看来,这明明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曹操这个人唯才是举。只要有能力的人他就会重用,不太看重品性道德之类的东西,这使得很多寒门子弟,或品行不端但能力出众的人慕名投奔他而去。曹操前后曾下过三次《求贤令》,这一点也同样造成了其手下人才济济的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表现的比较软弱。如果说曹操是打江山,孙权是梦江山,那么刘备就是哭江山。只要刘备梨花带雨的一哭,那么别说关羽张飞了,就是诸葛亮和大乔小乔,都会立马大喊“主公莫慌”,献上各自珍藏的妙计!
然而,从关羽张飞骄傲的性格来看,让他俩向软弱的刘备臣服,显然逻辑上说不通,“道不同,不相为谋也”。那么,为何他俩偏偏“臣服”或认刘备为带头大哥了呢?显然,刘备自有过人之处,关键有三!
第一,刘备很会讲故事
说起来很简单,刘备故事主要讲的是两点,即:(1)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正牌皇室后裔,相当于树立刘备的品牌,(2)刘备做事有目标,经常向其他人灌输,他要匡扶汉室。
当刘备自称皇室后裔之后,这种身份定位,很快就带来了好处。毕竟,当时还是有不少人忠于汉室,所以既能确立自己的身份,也能表达匡扶汉室的高尚意愿,最终获得很多人的追随!
那么,刘备是不是讲故事呢?显然很有可能。刘备是不是皇室后裔,这一点还真不好说。刘备是否真愿意匡扶汉室呢?后来的结果是他自己做皇帝了,匡扶汉室其实只是一个旗号而已!
第二,刘备意志很坚定
刘备意志非常坚定,遇到困难也一直不退缩,有两点可以证明,(1)刘备弱小之时,事业不顺,投靠过曹操等人,但最终都要自立,一直不放弃理想,(2)在参加十八路诸侯会盟时,被各种看不起,但却坦然自若!
如果换成一个意志不坚定之人,遭到打击之后,早就放弃了“皇图霸业”的想法。比如,在曹操手下做一个“高管”,然后悠然生活。然而,刘备却没有,一直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48岁高龄时,才得到诸葛亮,还在打拼。
其实,看古今中外有大成就之人,90%都是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李世民、朱元璋等人,哪一个不是意志坚定之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大志向,估计也很难有这种超强的忍耐力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第三,刘备有社会关系
刘备虽说只是一个落魄皇室后裔,甚至要靠“编草鞋”谋生,但他的老师却很了不得,即:郑玄和卢植!这两人都是当时大儒,天下闻名。刘备这种情况,就相当于一个落魄贵族,但却是清华北大的学生!
所以,刘备就具备了两个优势,是名师的学生,有牛叉的同窗。尤其是卢植,是朝廷镇压黄巾军的中郎将,后来官至尚书,对刘备的帮助非常大。至于刘备的同窗,最有名的公孙瓒,赵云就是刘备在公孙瓒那里挖来的。
客观的说,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刘备能参与镇压黄巾军,后来获得朝廷封官等,都离不开这一层关系。换一句话说,如果刘备没有这种社会关系,那么很多事情,刘备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曹操这个人是很复杂的,单从一个方面看曹操根本不能完全了解他。大部分世人都只看到了曹操狠毒、狡诈的一面,却没能看到曹操爱才、宽宏大量的一面。曹操实为一代奸雄,他有狡诈也又雄心,有谎话连篇也有肺腑之言。他这样的人身上有很多矛盾的性格,宽容和记仇,谎话和真话,多种性格集合成了奸雄曹操
第一,出身名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乱世里,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的草根英雄,白手起家的案例很多,所以照理说,出身不应该算作他吸引人的本钱,然而,我们要考虑时代背景,是东汉末年,那时候天子还在,礼仪还在,游戏规则还在,有正统背景的,在社会上影响力号召力要比白手起家的,起点高很多,比如说袁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