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安家》有感,原生家庭对你有哪些影响?
家庭,自己的,她的《安家》有感,原生家庭对你有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家》最近热播,可以说是火的一塌糊涂,里面的女主房似锦(孙俪饰)漂亮干练,自带张力,为了自己的人生拼搏在房地产市场。
为什么房似锦会这么卖命,这么的好大喜功,究其原因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房似锦小时候差点被亲妈扔进井里,在她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她认为妈妈不要她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不是男孩。所以她玩命的赚钱去证明自己,同时也掩饰着内心的自卑。这些人格的缺陷将伴其一生,没有自信的人生是悲哀的。
如果原生家庭的气氛是和谐的美满的 ,那么孩子幼小的心灵将充满阳光,自信满满。因为爸爸妈妈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那么孩子心理将会是健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生家庭决定你的前半生,但你可以决定自己的后半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日,人民日报转载《工人日报》文章《演技派救不了悬浮剧》,对包括《安家》和《完美关系》在内的一些近期霸屏但剧情却脱离现实的所谓行业剧提出了批评。
所谓“悬浮剧”,一般指的是一些打着行业剧的外衣,实则充斥着脱离现实剧情的都市肥皂剧。
老实说,“悬浮剧”的问题已经存在较长时间了,这也是官媒罕见的对此提出质疑,只是可惜,这篇放在报纸上版面最多也就几块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仅仅也只能是发个牢骚,对于改变“悬浮剧”的现状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原因在于,“悬浮剧”客观存在的社会基础太庞大了,在“悬浮剧”的背后,是充满了浮躁的行业、演员和观众。
一、投资人、编剧、导演
所谓浮躁的行业,更多指的是“悬浮剧”的投资人、编剧和导演们,他们是制造“悬浮剧”的始作俑者。
从客观角度分析,“悬浮剧”产生的一个外在因素是投资安全问题。举一个例子,著名编剧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从剧本开始写作开始算,先后有六位投资人感兴趣表示要投拍,结果全都由于各种原因放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就是担心审核不通过。
对此,笔者感同身受,笔者的一本小说,得到了公司、编辑、读者和一些影视公司的青睐,却在几家影视公司立项讨论中都以担心审核通过率的问题搁置。
这是目前影视行业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影视剧投资人自动转向一些风险小的剧种,宫斗剧剧、穿越剧可能会涉及腹黑导向和修改历史等问题,但都市剧和架空剧以及玄幻剧里的腻腻歪歪、情情爱爱还是很安全的。
像《安家》一样,如果真的在剧中拍摄大量房地产交易中的潜规则甚至违法违纪现象,其安全系数肯定远不如让主角谈一场腻腻歪歪的恋爱。于是我们就看到《安家》只有前三集可看,剩下的基本都是肥皂剧套路。
投资人偏爱“悬浮剧”当然也不是只从安全性考虑,也和悬浮剧的制作周期短,炒作方便,变现迅速有关。因为“悬浮剧”不需要过硬的专业常识,不需要严谨的逻辑,不需要精确的表达和细节,甚至连制作都不需要很精细,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工业化的速度优势。
如果投资人定下了“悬浮剧”的风格,那么编剧和导演自然就会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去生产大量类似剧种。
著名编剧汪海林说过,现在的编剧普遍没有骨气和傲气,没有几个人能坚持艺术的操守,在利益驱使下明目张胆的生产垃圾剧本。
笔者就听过一个小编剧吐槽,他刚毕业时进了一家工作室,老板是一个大编剧。一天,老板扔给他一份大纲让他写。他以正常的写法写了三集递上去结果被打了回来,原因是冲突不够,矛盾不够,人物不突出,其实潜台词就是“不狗血”,客户不满意。于是这位仁兄捏着鼻子按照现在各种神剧的狗血套路重写了几集,结果老板很满意。最后这个剧本写成,署上老板的名字卖给了影视公司,最后电视剧拍成之后虽然收视率不高但据说还是拿了什么奖。不过,真正的编剧还是拿一份微薄的收入,大头还是老板的。
这种市场环境下,让编剧能像刘和平一样一个剧本写几年之后再卖几年,非常不现实。就算是刘和平写的《大明王朝1566》,当年也不一样是收视率惨淡吗。
投资人浮躁,编剧浮躁,导演要是能静下心来才怪。知名演员柯蓝曾经吐槽过一个导演,他连剧本都没看过就敢吆五喝六当导演,演员这边情绪都到位了,他喊停,居然只是为了捯饬一下演员的发型。
二、浮躁的演员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我们能在各种媒介上刷到各种演员的新闻和花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很多一线明星的新闻不是参加活动就是参加综艺,或者就是跟某某人在某某地度假。有个词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明星新闻里了,那就是“体验生活”。
笔者记得,上次看到某个明星去体验生活的新闻,还是姚晨为了出演《潜伏》里的翠萍去农村生活了一个月。这还是由于她拍了几场戏感觉不行才去的,也不是一开始先体验生活再拍戏。
在八九十年代,体验生活几乎是演员的必修课,我们就不提《红楼梦》演员的集中培训了,包括像《外来妹》等热播剧,其背后演员们的体验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算是古装剧不能体验,熟读相关书籍和人物史料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现在呢,《新三国》的编剧没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新红楼梦》的演员没读过《红楼梦》,这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的爆发,我们现在知道了,很多剧组都有“数字演员”的存在,“抠图”已经不是新闻,现在甚至到了连一个背影都要替身的地步。
那么明星们不去体验生活去干嘛了?综艺、秀场、饭局……或者去“研究剧本”。
一个演员通过演戏走红了,他不是继续深耕本职工作,而是进军时尚、综艺甚至金融、餐饮、投资等行业,唯恐赚钱速度慢了,演员只是一个维持热度的东西,早已经不是热爱的事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