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朝时的吐蕃真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强大,可以“吊打”唐朝么?
吐蕃,吐谷浑,西域唐朝时的吐蕃真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强大,可以“吊打”唐朝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过此后的吐蕃逐渐衰微,唐穆宗之后,大唐零零总总又将河湟地区收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吐蕃是真的强大,但是吊打唐朝就吹过了。
唐初青藏高原气候没有现在这么恶劣,水草丰茂,牛壮羊肥,且吐蕃建国初期君臣励精图治,因此这个时期吐蕃的国力是非常强,在当时甚至能与世界两大超级帝国(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分庭抗礼而不落下风。
中唐经过安史之乱,国力大衰,吐蕃此时趁机劫掠,甚至一度占领都城长安,后因气候以及后勤原因撤军。
中晚唐经过李泌韦皋等人经略,唐朝与西域诸国合纵连横,步步蚕食吐蕃国土。同时吐蕃国内相权和皇权斗争日益白热化,本土苯教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也相互侵轧,内耗严重。公元869年吐蕃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直接导致了吐蕃政权的土崩瓦解。
如图:河西走廊是关键,进可攻退可守,沙州归义军张义潮如利剑一般插在吐蕃心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力的话是比不过大唐的问题是,吐蕃地处青藏高原,唐人上不去上去就有高原反应完全打不过所以只能防守,被动挨打,没办法只能和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吐蕃在当时的优势:高原第一次大一统国内正是士气高涨欣欣向荣时期,人民生活在高原地区身体强壮、生处苦寒之地打仗悍勇、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吐蕃的生产力,兵器的质量。
劣势:吐蕃人口稀少,政策基本上只是单纯的掠夺周边势力、而不是实际控制。于中华的文化、技术的学习后期没有更进,不像契丹、金、满清这些是想实际的占领控制地区,而且一直都在学习中华先进的地方在加上自己的理解加以改进。这点不得不说虽然我也不喜欢满清,不过满清对于草原,西藏等这些地区的政策远超越汉人朝廷的政策。
归根到底就是吐蕃在当时能打仗但不能打规模很大的战争,无法承受大量战损。基本上就是大国打他就利用地理优势防御,一旦大国主力无法对付他就乘虚而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朝毕竟是天朝大国,吐蕃再强,也不可能“吊打的”。唐朝的综合实力吐蕃是远远不及的。
吐蕃的兴起 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唐与吐蕃和亲,还是和平的。松赞干布和唐太宗逝世后,唐与吐蕃之间便有了摩擦。
高宗时期,吐蕃和唐之间因吐谷浑和西域,冲突再起。
但是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还是处于守势的,虽然示弱,但是吐蕃的实力也不可以压制唐军,保住了西域。
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吐蕃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因为当时唐朝内部的战乱,导致吐蕃乘虚而入。
攻入长安后,吐蕃军队因为不适应长安秋季的酷热,加之唐朝的军队渐渐逼近,在暂据长安十五天后撤走。
但是当时,周边的十几个州都陷入了吐蕃的手里。
吐蕃占据的地理位置优越,青藏高原,易守难攻。并且是高寒地区,对于大唐行军作战十分不利。
之后,经历了数多次战役以及会盟。到了宣宗时期,唐朝联合回鹘、南诏、大食,合围吐蕃。
因为吐蕃连年征战,国势大衰,最后於877年分裂崩溃。
(图片来源于网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比国力以及军事总体实力,唐朝强于吐蕃,唐太宗时代,文成公主和亲前两国曾有过军事较量,吐蕃以失败告终,最终与唐讲和。但到安史之乱后,唐国力日衰,吐蕃就军力则强于唐,并吞并河西走廊,切断唐与西域的道路。
唐朝对吐蕃的扶持,还有当时的气候因素。
吐蕃的强盛,得益于周边文明农业技术的输入。农业的开发使得青藏高原能够支撑大量人口,从而依托农业区整合了牧区,形成了吐蕃帝国。
而吐蕃衰落的原因也是农业,可谓成也农业,败也农业。吐蕃的衰落跟希腊地区一次兴起之后万古沉沦的原因一样。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