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种鸭饲料如何配比?
种蛋,饲料,配方种鸭饲料如何配比?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鸭种为番鸭(鸳鸯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你好,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建议一种种鸭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玉米50—80份、黄粉10—20份、石粉10—20份、沸石粉3‑5份、鱼粉3‑5份、鸭蛋壳5‑8份、蛋氨酸4‑7份、木瓜5‑8份、石榴籽油3‑5份、中草药3‑5份。可提供一种新的鸭饲料配方,富含蛋白质营养,可提高鸭品质。
因为所有家禽都是“依能而食”,饲粮的能量水平高时,采食量就少;饲粮的能量水平低时,采食量就多。所以肉鸭饲料中的蛋白质与能量比例要平衡,否则,饲料消耗增加,造成某些营养成分浪费。
如饲粮低能高蛋白,则蛋白饲料作为能源消耗而造成浪费。
一是原料要新鲜。二是配合料要勤配,勤喂,饲料配好后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光保存,以避免饲料中的脂肪氧化,VA、VE遭到破坏。在饲料与地面之间置放一层防潮材料,以防止饲料板结、霉变。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是必需的,其他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对提高肉鸭的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也有很大帮助。如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多肽等,对提高肉鸭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下配方仅供参考:
(一)肉鸭(第1-25天)饲料要求精蛋白20%,粗纤维3.9%,钙1.1%,磷0.5% 参考配方;玉米——40% 菜饼——20% 秸秆饲料——10% 碎米——10% 麸皮——10% 鱼粉——7.5% 肉粉——7.5% 贝壳粉——1% 食盐——0.5%
(二)中鸭(第26-45天)饲料要求粗蛋白17.5% 粗纤维4.1% 钙磷0.5% 参考配方;玉米——30% 菜饼——5% 秸秆饲料——20% 碎米——10% 麸皮——12% 鱼粉——4.5% 贝壳粉——1% 食盐——0.5% 大(小)麦——17% (三)育肥期
配方1:前期用玉米——35% 面粉——26.5% 秸秆饲料——30% 豆类(炒)——5% 贝壳粉——2% 骨粉——1% 食盐——0.5%:
后期用玉米——35% 面粉——30% 秸秆饲料——25% 高粱——6.5% 贝壳粉——2% 骨粉——1% 食盐——0.5%:
配方2:玉米——35% 面粉——26.5 秸秆饲料——25% 高粱——10% 贝壳粉——2% 骨粉——1% 食盐——0.5%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种鸭怎么养殖?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种鸭养殖技术。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
1、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补充营养,以增强雏鸭的抵抗力。另外,将雏鸭放在1-2厘米深的水盆中进行点水。天气暖和时,点水可在室外进行,一般用竹筐装好抓到清水塘边,将竹筐轻轻侵入水面少许,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日延长嬉水时间。
2、开食时一定要在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进行,可用少量的碎米、碎玉米和细麦糠,并适当补充些洗净的青饲料。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热高温而中暑,站不起来或昏迷的雏鸭,可将其放于阴凉地面,用风扇吹其身,并饲喂些解暑药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
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一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三周之后不应多于10只。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通常可根据雏鸭的数量用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饮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病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西力欣、福星或奥服欣,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儿,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
8、雏鸭2-4日龄时,应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20日龄左右注射鸭瘟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二、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
1、适当放牧。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放牧前,须停止人工给温,使鸭群逐渐适应外界气温。 放牧时间开始时宜短,然后逐渐延长至每天5~6小时。
2、限饲防早熟。雏鸭0~28日龄期间,一般不限饲;5~18周龄期间,要进行限饲,即根据肉用种鸭的饲养标准、种鸭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种鸭的饲喂量, 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由20%逐渐降至16%左右;18周龄以后至开产(23周左右),应及时补料, 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逐日提高饲喂量。
三、种公鸭的选择与饲养
1、首先应选择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活泼、健康的公鸭作为种公鸭,公鸭的年龄一般要比母鸭早1~2个月,在母鸭产蛋前,公鸭已经达到性成熟。
2、在青年鸭阶段,公母鸭最好分开饲养,一般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法,使其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同时,多活动,多锻炼,使得骨骼、肌肉协调发展。当公鸭性成熟,但还未到配种期,尽量放旱地,少让其下水活动,以免下水后公鸭之间相互嬉戏,形成恶癖。配种前20天,公鸭混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创造条件,引诱并促使其性欲旺盛。
3、公母鸭混群时再次进行选种,要选择头大颈粗,额宽,鼻梁较高,眼睛明亮有神,背宽长,稍倾斜,胸宽深略扁平,肌肉发达,羽毛光洁整齐,两翅对称,性羽明显,腿高而粗,蹼大而厚,雄壮稳健,精神状态好的公鸭。
4、注意合理的公母配比。本地麻鸭品种,公鸭的配种性能很好,公母的配比较大,受精率很高。早春季节,气温较低时,公母鸭的合理配比为1:8~10;夏秋季节,气温高,公母的合理配比可适当提高,全年的受精率一般均在90%以上。外来良种肉用型鸭,公母比例为1:6~8。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精率,若发现鸭群受精率偏低,应及时找出原因,尤其要检查公鸭,发现不合格的个体,要立即淘汰。
上一篇: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