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汽车是快消品还是耐用品?为啥感觉10年以上的车特别少?
汽车,耐用品,中国汽车是快消品还是耐用品?为啥感觉10年以上的车特别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检规定表明,不管什么车,只有六年寿命,过六年一文不值。二手车全部是垃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人买车哪个好看动力好就买哪个,几年一换车,开十年不太可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端损耗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汽车当然属于耐用品,打个比方,军事工业里,飞机本身是耐用品,携带的导弹那就是快消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经济学中汽车是典型的大型耐用商品,尽管部分人三五年就会换一辆车,但是车仍然在市面以二手的形式流通使用,并没有报废。在国外,大量十年以上的汽车仍然在正常行驶,还有一些经典车发烧爱好者收藏的老爷车,在经过几乎翻新式的保养后仍能上路行驶。我国也取消了家用汽车15年强制报废政策,更加肯定了汽车二手交易和充分使用,促进汽车文化的培养。
但我国也有独特的国情导致了10年以上汽车少并不是错觉。我国家用轿车起步晚,1983年第一辆国产桑塔纳下线标志着老百姓才有汽车可买,但当时家用汽车的价格是99。9%的家庭无法承担的。真正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是进入新世纪,中国汽车品牌种类丰富,产量充足,价格不断降低。典型老三件捷达,桑塔纳,富康,这些车型成为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忘怀的记忆。
那么十年以上的车都去哪里了,科学的来看,十年前的车,08-10年间出厂的二手车在市面上仍然很多,但是由于这几年汽车外观并没有太大改变使人不易区分。而更早的车,则受限于2013年之前的家用轿车15年强制报废制度,很多老车没能留下来。此外国外车企进入中国时引进的技术都是老旧的一代技术。1983年老款桑塔纳全球停产,同年该代桑塔纳中国下线。直到千禧年后汽车冒蓝烟、黑烟,车厢里尾气味扑鼻都是常态。和同时代的国外同级别汽车相比,很快能分出来谁来自第三世界。这样的技术差距使我们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走过国外几十年完成的排放升级。2001年国一排放标准公布,2004年为迎接奥运出台的国二指标大幅提高,单车污染物排放一氧化碳降低百分之30,碳氢化物和碳氧化物降低百分之55,此后一直到今天的国六,标准已经与欧标美标看齐。排放标准虽然与报废无直接关系,但是严重影响着用车。7,8年前的城市大街上经常可看到黄标车无标车禁止驶入城区的标志,当汽车行驶范围受限后,许多车不得不报废处理。标准的升级也使得车企不得不加快换代的步伐,很多经典车型因为实在落后而停产。
所以看不到15年以上汽车的主要原因就是曾经的强制报废制度和排放标准的提升。对于饱受抱怨的排放标准,这是一个无奈而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可以为中国没有老车而惋惜,因为那是广大中国老百姓与汽车的初次邂逅。但是停留在记忆中的旧车并不值得留恋,如果谁说他享受15年以上历史汽车的品质的话,那只能说明他的感官有很大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汽车技术迭代的完成,现在的汽车若干年后仍是老当益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汽车变得不再稀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个典型的代步损耗品。
上一篇:王正良、江鸟、任平谁的行书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