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羊脑包虫是怎么引起的?
症状,多头,驱虫羊脑包虫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羊脑包虫是怎么引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羊脑包虫是怎么引起的?
羊脑包虫病还有个有趣的名字叫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这种寄生虫寄生在羊的大脑、肌肉、脊髓等处,严重危害羊的健康,尤其以两岁以下的绵羊最易感。
此病有前期和后期的区别,前期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型,后期为慢性型。
前期症状:前期以羔羊的急性型症状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病羊回旋、倒退或者前冲,体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精神差,喜欢卧地,放牧时跟不上大群羊。
后期症状: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胡乱转圈。大多数情况下,病羊转圈运动的方向和患病的部位是一致的,即头偏向病侧,就会向病侧的方向做转圈运动。
脑包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狗、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寄生虫卵随着粪便排出会污染牧草,因此多发于放牧的羊群。
此病预防措施为:要加强对牧羊犬的管理,定期对牧羊犬进行驱虫。要严防牧羊犬吃到病羊的脑和脊髓,对患病的牧羊犬粪便要进行深埋处理。
此病治疗措施为:按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克的剂量内服吡喹酮,3天一个疗程;按每公斤体重25~30毫克的剂量,把丙硫咪唑拌在羊的精饲料里面喂服,每天1次,连服5天;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的剂量,把甲苯咪唑拌料喂服,每天1次,连服2天。
以上详细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综合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其实这个疾病主要存在于放牧的羊群,对于常年圈养的羊群倒不多见。放羊的朋友一旦发现自己的羊有脑包虫病症状,可以尝试用我说的方法进行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羊脑包虫是怎么引起的?让我来说一说。
一、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类疾病, 具有危害性大、发病范围广的特点, 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多头绦虫寄生于动物脑部而引发的寄生虫病。想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对各类动物疫病的诊断防治能力, 尤其是羊脑包虫病, 一旦动物感染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防治, 会给农户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要通过改进与升级羊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努力做到及时发现病状, 妥善控制病情, 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基本症状
通常每年9—12月是羊脑包虫病的高发期, 2岁以下的羊患病率较高。患脑包虫病的病羊主要有以下表现:前冲后退、易受惊吓、无目的转圈、异常兴奋等。各别病羊患上该疾病后可能短时间内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症状, 但是随着脑包虫体积的持续增加, 病羊的症状表现越发明显, 如垂头呆立、缺乏食欲、精神不振等。
1、前期病状
当羊食用了含有虫卵的饲料时, 极大可能会产生病症。但是, 具体病症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通常病羊的前期病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气急促、脉搏剧烈、性情急躁、向前冲、躺卧或是后退。在羊患病前期, 上述症状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很难被农户及时发现。
2、后期病状
当羊感染羊脑包虫病较长时间以后, 寄生虫已经发育成形, 形成多头蚴包囊, 而此时包囊就会挤压大脑.病状表现十分突出, 如转圈、头后仰、向前跑或后退、躺卧、后肢麻痹等, 严重者会出现厌食现象, 甚至慢慢消瘦死亡。
三、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除了服用药物以外, 通过手术可以又快又好地治疗羊脑包虫病。手术通常应用于中晚期病羊。调查研究发现, 为中晚期病羊提供手术治疗, 治愈率达90%以上, 具体的手术方法主要包含针刺包囊法与圆锯开颅法2种。
1、圆锯开颅法
病羊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 需要事先确定手术部位, 再参考病羊的旋转方向, 对颅骨两边疑似部位进行敲打, 若出现浊间或实间则可以确定该部位为寄生部位, 若该部分不是寄生部位, 再摸到软化区, 该区域为最佳手术位置。
具体流程:固定病羊头部, 对手术部位进行剪毛、消毒;之后进行麻醉, 接着在手术部位开一个直径在23 cm的“U”型切口;用夹子夹住切开的皮肤, 在最软的顶骨上开一个圆形锯口, 之后慢慢用一根缝合针平行进入, 注意不要刺破脑膜下的皮囊壁, 挑开骨膜, 找到包囊;用小号针头连接注射器吸取囊液, 注意要从包囊最高点刺人, 在吸取的同时要用镊子轻轻夹住包囊壁, 注意不要弄破, 快速取出;当取出包囊后利用止血纱布擦拭创口位置, 再滴入少量的青霉素, 松开皮肤, 仔细缝合, 之后再进行消毒, 防治创口感染。
2、针刺包囊法
与圆锯开颅法相比, 针刺包囊法在实际手术操作中难度更低, 操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 需要事先准备好16号针, 通针芯则选取14~16呈铁丝, 另选取5 m L玻璃注射器1只, 同时将注射器接好碘酊与塑料管。对包囊部位判断完毕后, 调整病羊体位至侧卧位, 对羊头进行妥善的固定处理, 对病羊颅位置的毛发进行修剪与消毒处理, 对软骨进行适当按压, 于颅骨位置入针, 入针深度在2~3 cm, 直到囊液喷出, 此时要立即将针孔向下, 紧接着要倒置羊头, 让囊液及时排尽。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取的过程中, 在出现少量气泡的情况下, 即代表囊液见底。完成抽取操作后, 针孔向上、摆正羊头, 注射碘酊, 将针头拔出的同时利用酒精棉球将针孔按住, 病羊经过短暂的静卧后可能会产生转圈症状, 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病羊惊慌问题, 需要将其移出羊圈, 做好饲养管理及术后护理等工作。经过手术治疗后的病羊, 基本上10 d内即可恢复, 可以继续自由饲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关于羊脑包虫是怎么引起的问题,我的答案如下:
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引起的牛、羊的一种寄生虫病。羊以转圈、盲目运动为其特征。一般羊向右转虫在左侧,向左转虫在右侧,头下垂虫在额区,平头行走虫在颈区,仰头行虫在枕区,头高举且运动平衡失调时虫在小脑。若虫在腰部脊髓时,常后躯麻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