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的对外贸易到底图了个什么?
对外贸易,贸易,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到底图了个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朝的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对外贸易和亚洲各国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住在长安的各国使节,商人,留学生有几千人。
三,宋朝的对外贸易
宋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陆路的“丝绸之路”,到了宋朝,西域自吐蕃崛起之后,丝绸之路便开始不再畅通,在加上造船和航海技术的突破,朝廷在制度上的鼓励,从宋代开始,国人开始冲破陆地文明的方位束缚,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政府海外贸易收入中的比例逐渐提高,成为南宋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许多百姓也参加到对外贸易中来。
宋代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瓷器,茶叶,铜钱,丝绸,漆器等,进口的主要是药材,香料,硫磺,珠宝等。
四,明清两代的对外贸易
发端于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国的传统的运行轨迹,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国就有可能走到海洋帝国的轨道上来,遗憾的是,这条路在明清500年间没有发展起来。
明清两朝前期,对外贸易又了更大的发展,但进出口的商品种类与以前的朝代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在明代增加了长颈鹿,狮子等稀贵动物。但是到了中后期两朝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贸易受到很大影响,海外贸易日渐萎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对外贸易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先陆路后海路,先开放后闭关。这也反映出1000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没有发展成商品经济,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最终又回归到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的历程。第二个特点是朝貢贸易,自秦汉以来(宋代除外),各国商人都是以奉献为名前来贸易,所谓朝贡就是外邦小国,愿意臣服中华帝国,,名义上受中华帝国的册封和保护,进贡一些物品来进行贸易,实际上是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这种朝贡贸易出口的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进口的是香料,药材,珠宝等。进出口的商品即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在加上当时交通的限制,对外贸易并不多,对国家财政收入微乎其微,对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进口的也是一些奢侈品,只是为了上层社会使用,因此这种朝贡贸易对中华帝国来说,是不赚钱的,甚至是赔本的。人们不仅要问,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图的是什么,答案是,一是加强友好往来,宣扬国威,说的不好听是脸面和虚荣心,二是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结果,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统治者没有西方重商主义思想,奉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次,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对外国商品有强大的抗拒力,外国商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1840年的鸦片战争就是英国想用武力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扭转贸易不利的局面。第三,当时向中国朝贡的都是一些小的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唯一的庞然大物,不论是从人口,面积,文化物产都强于朝贡贸易的小国,形成了一种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愿意展现天朝大国的风度,同时对那些被册封的藩属国还有一种天下共主的责任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对外贸易到底图了个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两个时期,两个层面上来说,即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及其后两个时期,国家朝廷和民间两个层面。
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古代对外贸易,官图乐呵,民图财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历朝历代经海路同外国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造船航海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成为古代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主要渠道。
1.朝廷层面的官方对外贸易—宣扬国威,政治重于经济
在古代对外贸易过程中,朝廷层面更多地是关注对外贸易的政治和文化作用,更多的是强调中原王朝的至尊无上、天朝上国的地大物博和皇权的万里扬威,至于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往往不太关注。
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之前,中国已同近海国家有了贸易往来。汉代商船已远达印度东南海岸,并同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关系。
魏晋时期,北方曹魏同日本、江南孙吴同印度支那半岛诸国也经常有贸易往来。南北朝时期,中国同沿中印航线各国的贸易更为频繁。
隋唐时期,因“丝绸之路”阻塞和陆路交通困难,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国商船的远航已由印度半岛延伸至波斯湾。中国同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等国的贸易颇为发达。唐代同日本、朝鲜的贸易也十分活跃。自630~894年,日本遣唐使来华达13次以上,往返均携带大批商货。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更加繁荣。据南宋宝庆元年(1225)赵汝适《诸番志》记载,宋代与50~6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据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元代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海上贸易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涉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海域。
最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
明代,据《明史·郑和传》记载,自1405~1433年,郑和(1371~1435)七次出使“西洋”,遍及今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包括孟加拉湾及其沿岸,印度半岛,阿拉伯海及其沿岸的30多个亚非国家,中国船队直达东非海岸。这一壮举,使中国古代官方贸易达到高峰。
明中叶后至清代前期,中国海外贸易因“海禁”和“迁界”而走向衰落。与此同时,欧美各国相继来华贸易。葡萄牙(1518)、西班牙(1575)、荷兰(1604)、英国(1637)、法国(1660)、美国(1784)以及丹麦、瑞典和德国等均先后与中国通商贸易。它们在中国建立商馆、开设商行,成为清代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
上述这些对外贸易,以朝廷间互赠礼品形式出现的“朝贡贸易”和随之而来的“随贡贸易”,是官方贸易的主要形式。其次是官府采办,即由官府派遣专人出海贸易,以谋取奢侈品和厚利。官府采办是“朝贡贸易”的补充。至于通过对外贸易顺差流入的黄金白银,所得还是比较少的,往往入不敷出,对于本土经济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2.民间层面的私人对外贸易——商人追逐利益,唯利是图
私人贸易早于官方贸易。最初为滨海商民进行的近海贸易。以后,逐步由近海伸向远海。
自明中叶以后,由于商业资本发展和官方贸易衰落,私人贸易渐趋重要。私人贸易有合法和走私两种形式。合法贸易是在官府控制下进行的,有种种限制。因此,走私贸易是经常存在的,明清海禁时期,私人贸易则多以走私方式进行。从事私人海外贸易者,有权贵官吏、大商人、中小商人和游民等。宋元间,称从事海外贸易的民间商人为舶商,在户籍上称为舶户。明清间,随着私人贸易发展,还出现了由官府特许居间贸易的垄断商人或团体。
上一篇: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生活」本身,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