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已经长大的你为何还是如此喜爱动漫?
动漫,都是,不同已经长大的你为何还是如此喜爱动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次元就是我寄托“自由之魂”之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当今,动漫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甚至部分成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动漫是儿童最早接受并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动漫文化也是时下青少年文化的代名词;有许多成年人也热衷于动漫。为什么不论儿童、青少年甚至部分成人,他们都非常喜欢动漫呢?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比成人更容易被卡通片吸引。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动漫与儿童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现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天性,而动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把任何非人类的东西人格化,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孩子眼中的星星是会眨眼睛的,云朵是会跳舞的,花儿是会怕疼的,蚂蚁是可以一同嬉戏的;所以动漫中勤劳的小蜜蜂、懒惰的加菲猫,可以成为好朋友的猫和老鼠,都可以满足他们的无穷想象力。动漫作品中借助幻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形象,虽然必未符合成人的思维逻辑,但却遵循儿童的逻辑和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儿童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别?科学家解开了相关的秘密。科学家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即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理解他人的意图),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当儿童观看动画片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非人物角色时,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是否会与观看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被激活呢?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片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结果发现,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研究结果提示,尽管儿童在4~6岁间就具有心理归因的能力, 但是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少年,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我们仍然不肯放弃,抱有中二的幻想,仍然想与这个世界对抗,动漫是人类幻想的结晶,也是这个世界的财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动漫有我一直追求的东西,而现实中我们受到太多的限制,太多的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就是看动画片长大的,初中时期解除了漫画,我看了第一本漫画是偷星九月天,然后慢慢到高中,觉得漫画这个图片满足不了自己了,想看动起来的,于是就去找动漫的偷星九月天看,结果没找到,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契机我发现了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动漫,刀剑神域,有句话说的是此生无悔入刀剑,就是因为这部神作多多吸引,让我热爱上了动漫,不停的想看新的作品,然后发现自己最喜欢后宫番,男主强无敌,杀完boss就和一堆女孩子开后宫了,这种清洁多么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在追逐后宫的旅途中就少不了动漫给我带来的安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下意识的觉得,说的就是自己。其实,我也很想反问一句。长大了,就不可以喜欢动漫了么?
或许在成人的世界里,认为动漫,动画片都是小孩子才看的东西。喜欢这些东西,是幼稚的表现。
那我只能说,这种判定,真的对动漫误解甚至曲解很多。
动漫不是幼稚的东西,也并非是小孩子拥有特权专属的存在。
它的分类是很杂的,内容种类繁多。真的要说,我可以十分肯定的概括一句。各个年龄段的内容,它都有分门别类,它适合所有的人。
它其实和那些电影,电视剧是一样的,只不过把发展的空间放到了二次元。但它的内容却不输它们。一部精彩绝伦,又饱含意义的片子,谁人不会感叹,称赞叫好,甚至最后喜欢和爱上它呢。
至于它幼不幼稚,那取决它的内容。优秀的动漫,甚至连成人看了,都觉得受益匪浅。这样的片子,又如何可以说它幼稚。
上一篇:30岁的人怎么才能不算失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