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多方维度来分析光绪帝的改革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反对能改革成功吗?
光绪,戊戌变法,慈禧多方维度来分析光绪帝的改革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反对能改革成功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光绪到底为改革准备了多少呢。
光绪是亲政了10年的,又不是傀儡。后来慈禧能在10年后还能重新夺权。你说整个朝廷光绪又能积蓄多少力量呢。
百日维新,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呢?颁布了一些主张变法的诏书以外,毫无实际成就。我一直认为戊戌变法的意义,本身加快了改革的进程。但这个变法从头来看是失败的。
1898 年旧历三月康有为在北京召开保国会,当时最有力的反对口号便是御史文悌所上长折中“保国会之宗旨在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我不反对这句话。但在改制清廷的过程中,是否合适,当时的实权可都在清廷手中。到最后还能抬出慈禧,反对改革。但是没有慈禧,会不会在抬出一个人呢。清廷实权保守派势力过大,光绪操之过急。
在说一下改革本身,改革最重要的是要从满人手里夺权。光绪帝当然知道清王朝的权源在满族,所以也曾下诏书改善“八旗生计”。这是一种安抚的策略,然而已远水救不了近火。总而言之,戊戌变法从根本上动摇了 “一族专政”,这是慈禧和满洲亲贵及大臣等所绝对无法容忍的。仅此一点已注定了变法失败的命运。
根本上说,地方和民众对改组清廷还是抱有幻想的,统治阶级是不愿意自己过渡出权力的。
总结一下,光绪帝(不管是否真的支持改革)都是还年轻,统治阶级的反对,以及戊戌变法根本不成熟。而且我对康有为这个人是否真心改革抱有巨大的怀疑
变法之后,革命党也压过了改良党,为后来的革命积蓄了很大的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不行,因为当时的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从资本主义发展成了帝国主义,在这样的一点上,光绪帝变法时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而且,光绪帝变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些政策并没有实际的执行性,哪怕就是执行了,也多半会引起社会动荡。
就那废科举来说吧,变法改革的主要支持者一部分就是来自于那些举人,这些人读书一辈子最后却告诉他们不能产假科举了,他们会心甘情愿吗。
还有废除旗人由朝廷供养的特权,裁撤旧军,这些变法内容看似很好,但不知道变法者想过没有,这些旗人和军队失业后能干什么,他们一直拿着朝廷的俸禄,突然有一天俸禄没了,没工作了,变成了无业游民,没吃没喝的会对社会找成多大的危害。
还有,戊戌变法明显操之过急,不说其他的,日本的明治维新用了三十年才成功,而戊戌变法呢,一百多天就颁布了一百多条律令,几乎是一天一条,这样的速度,谁能受得了。
除此之外,戊戌变法明显缺少群众基础,他的发动着属于上层人士,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变法也很难成功。
综上所述,不管慈禧太后有没有组织光绪帝,变法都不可能成功,换句不好听的话说,如果因为废除科举和裁撤军队而引起全国动乱,大清很有可能会提前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结果,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可能性。
慈禧是总头领,但总头领是要靠庞大的身体驱动的,戊戌变法违背违当时整个社会躯体所需所向,必定失败,头领慈禧仅是剿灭戊戌变法的发号施令者罢了。
1.康、梁等人希望改革速成,最突出的表现是在短短103天内,通过光绪皇帝下达110道圣旨,不用说当时的官僚体制体制难以接受,哪怕是现在的行政体制也接受不了、执行不了。这样的改革方式,必定无效。
2.康、梁等人自命清高,在改革过程中得罪了一大批有话语权的重臣,比如当时最有权势的李鸿章,他当时很欣赏康有为,但康有为居然认为李鸿章口碑差,不愿理睬李鸿章。导致改革落地缺乏有力推手。
3.改革政策很多不符合实际,比如废除科举制,导致苦读十几年书的文人没有了出路,文人对康、梁怨气沸腾。
4.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康、梁等人贸然兵变,相当于直接和大清统治阶级为敌,立即被慈溪剿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98年,光绪皇帝为了救亡图存,毅然发动了戊戌变法。可惜这场改良运动仅仅进行了103天就被迫中止,史称“百日维新”。那么,变法为什么无法进行下去?它为什么会失败呢?
据史料进行记载,戊戌变法的内容涵盖了企业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管理方面,堪称中国一场社会全方位的大改革。
在文化方面,改革提出取消八股取士,将旧的私立学校改造成符合中西文化的新式学堂,鼓励学校翻译西方书籍,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
康有为与梁启超。
经济方面,变法提出鼓励民办企业,保护商业,允许私人开办工矿等等。工商业的发展可以富国强民,改善清政府糟糕的财务状况。
政治,政治改革提议作为新的君主和综合治疗的代表,满族平等,还送主张设立国会的精简,冗员裁撤,大胆改革。
军事方面,变法提出裁减绿营,削减军饷,训练新式海陆军队。“497”停止进行考试刀马弓箭,改为比试枪炮这些技能发展等等。
如果改革得以实施,必将使清朝焕然一新。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生活却很骨感,这份描绘了美好蓝图的改革工作计划,真正有效实施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重重。
慈禧太后。
这场翻天改革,来得实在太猛烈了!西以前学过的洋务运动,只是改变了一点点皮毛,但很多困难,一个戊戌突然你想成为一个王朝大手术,可能得罪了很多人。
上一篇:县城街道,每天凌晨4点钟,楼下的猪肉摊就敲敲砍砍的,严重影响我们休息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