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丢开原帖写大字就没有智永味了,怎么继续?
原帖,书法,字帖丢开原帖写大字就没有智永味了,怎么继续?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丢开原帖写大字就没有智永味了,怎么继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丢开原帖,就没有智永禅师的书味,原因就是你没把原帖吃透。这种事情,每个学书者都遇到过。有没有办法解决呢?答案是肯定的!
临摹字帖时,最好是先把字帖背诵下来。比如我们学智永,就把千字文全背诵完。然后再研究其风格,琢磨其运笔结字的规律。智永楷书的风格,与当时(隨代)的写经体有相似之处。结字稍扁,沉稳浑厚,露锋落笔,点画牵丝映带。在稳健中带着灵动,浑厚中透着洒脱,非常精采。
临帖时,要一字一字练,反复写多遍,不要整篇抄。觉的比较相似了,再背临。背临完以后,再跟原帖对照,哪里不像再默写,直到肖似。这种写法效率非常高,因背写能加深对原帖理解。
现在人学楷书,大多数是欧、颜二家。其实此二家都是碑刻,临习容易呆板。犹其是欧体。如一上手从智永《千字文》开始,就不会有这个毛病。何况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而且从隨至汉,年代相隔不甚久远,绝对见过王羲之,王献之真迹。所以学智永楷书,亦能学到王家用笔精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你好,你说的这种情况很正常,习练书法的人恐怕都经过了这么一个过程。临习的很像,但离开原帖就回到自己的老路上了,这说明你对智永的字掌握的还较浮浅,没有把它印在你的脑子里。记得杨再春老师曾经说过,要想学的好,你就要把它装在脑子里,把它背下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入帖,只有入了帖,碰到一个字,马上就能想到智永是怎么写的,其运笔过程,起笔收笔的特征是怎样的,按照智永的运笔写出你的字,这是难度很大的一个过程,只有作到了这一点,说明你已经入帖了。当然,要写出自己的风格,也就是说要出帖,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多看看其他书法家的字,在和智永作品对比的基础上去领悟,找出不同书法家作品的共同点,取其精华为你所用。相信你将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书法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临帖是一个求像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很寂寞,往往在临到一定有感觉时候,会有创作的欲望,这属于正常现象。写出来后反观又不尽如己意。大字与小字的书写方式不一样,牵扯悬腕、悬臂、悬肘等问题,古人是不多写大字的,或许是纸张生产能力缘由,现代人字越写越大,在笔法的精细表现及结构变化上会有不同体验,所表现的视觉感觉也会不一样。我感觉在悬的问题上,应该交替进行,这就和爬山一样,半山腰及山顶看到的风景感觉不同。临帖过程中,要背临,做到每个字熟化于心,随手一挥即为原帖之神,熟了即能生巧,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如果进行不下去时候,可以暂停练习,多读帖,多琢磨琢磨来自字的神韵,有时短暂放一放再回头临会更能找到兴奋点,从而促进进一步深研细究的心境,喜欢去做,就会有动力,更会有新发现。或者再换一种近似的帖临习,去找到关联点。临帖要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持之以恒,临帖也是毕生的事情,你总会发现不同阶段的喜悦,祝你找到这种感觉并收获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帖依存獨氣韻,心心相印通達跟。
跳出藩籬成己面,書壇大道汗青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之所以丢开原帖写大字就没有智永味了,这说明临帖还远远不够深入。可以肯定地说,坚持临帖几乎决定了一个书家书艺成就的高低。
我以为,再也没有比临摹能够让自己进步的更快、更好的方法了。因为,只有更深入、更广泛的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唯一可取的方法和路径。也就是说,我们临帖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的能力。刚开始,大都比较在意临得像不像,像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但书法真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我们对技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会停留在一般的模拟上。所以,丢开原帖就真不会写了。
重要的是,临帖不能把它简单化,在什么阶段临什么、怎么临?一般来说,都会从正草隶篆里选择一个点开始写。而当我们确定了一个方向以后,关键还要下大功夫遍临。比如写行书,就要遍临行书;比如写隶书,就要遍临隶书;比如写篆书,就遍临篆书……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几乎贯穿书家的一生。但只有如此,才能认清差别。然后,再确定一个自己特别中意,更有较强解读能力的方向,锲而不舍地写下去。
其实,临写的过程也是在和古人对话,看他们的笔是怎么行走、怎么起落、怎么结束,用心体会古人的书写,我们就好像不是单纯在写字,这个过程还包含了一个人的修为。久而久之,丢掉原帖的书写和创作,就自然而然地从临摹中不断获得了技术支撑,加之个人的性情使然,让自己的解读能力和转化能力进入到创作中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