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大城市打拼,孩子在老家,这样值得吗?你怎么看?
孩子,父母,都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大城市打拼,孩子在老家,这样值得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小时候 ,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我的邻居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们家大儿子出生还不满周岁,夫妻俩就把孩子留给父母,双双进京打工去了,平时想孩子了,就拨个视频看两眼,好不容易到了法定假期才回家看孩子一次。
三四年过去了,孩子在爷爷奶奶的精心照料下,从牙牙学语到蹒跚走路再到进入村里的幼儿园,泼泼辣辣地逐渐长大。二老心疼孙子,凡事依着他,结果惯出了很多坏习惯,要嘛得买嘛,不给买就发脾气,还又懒又馋,不知道干净,更不爱学习。
转眼孩子上小学了,小两口也用积攒的钱在县城买上了楼房,还买了车,按说好日子来了吧,但随之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苦恼。孩子的班主任不断反应他们的儿子在学校什么课也不好好学,上课不是和同桌闹,就是各种小动作,下课不是把女同学吓哭,就是和男生打架......这时两人想尽办法,纠正孩子,却效果寥寥不尽人意。
小两口这才后悔莫及,早知道这样,就留一个人在家好好管孩子,或者哪怕再累,把孩子带在身边自己带也好呀。
有人说,父母和食物一样,是有保质期的。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缺席了他最初几年的成长,等孩子长大出现问题时,再想陪伴他们,也无济于事了。
因为孩子小时候,正是三观和道德观逐步确立的时期,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
隔辈养的孩子,会由于祖父母的过度溺爱而不明是非。不是爷爷奶奶不爱孩子,而是大多时候,他们的宠爱有余而严厉不足。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给孩子的高质量陪伴和关爱,以及对孩子的引导和鼓励。
樊登老师讲书时说过,一个人终其一生在追求两样东西,价值感和归属感。归属感是原生家庭给的,价值感是自己给的。
所以原生家庭很重要,父母的角色扮演更重要。
挣钱的途径不只丢下孩子,去大城市打拼这一条相信。我们每个父母远比想象的更坚韧,更强大。
我也相信,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爱,不管你此刻有多大困难,遭遇着什么,你终会选择明智的做法,得偿所愿!
谢谢你的问题,让我也有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就是例子,每年都要出去在深圳的大城市打工,孩子放在老家读书,可是没办法呀,家里经济条件差,老家又设适合的工作,工资低,哪点钱不够开资,作为父母谁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两地分开的,也是为了经济宽松,生活条件好点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好多年轻人
进城努力去打拼
改变农村旧面貌
需要精力和钱财
社会主义大农村
要想精彩靠打拼
城市赚钱农村用
办好农村利无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在山区的教育工作者,接触过许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认为不值得。
1、最值得的投资是孩子的教育。如果花时间陪伴孩子,把孩子培养好,当孩子长大了,房子车子票子他自己会努力获得,你不用操心;但是如果错过孩子的教育关键期,心智发展出现问题,就算你存了一百万给ta,等他长大,两三天就可能被他挥霍完毕,你依然还要拖着年老疲惫的身体继续打拼苦钱养ta。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2.陪伴是最长久的爱。生而为父母,一生只有一两次做父母的机会,父母看到孩子成长每一个瞬间的幸福感是千金难买。孩子长大后会遇到许多痛苦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完满的童年。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的心里会更早熟,叛逆期来的更早,我看到许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脸上写着“自卑”,心里装着“敏感”。
3.留守儿童的“痛”。通常孩子在老家是老人带,大多数农村老人不识字,只负责孩子吃饱穿暖,更无法也没能力指导孩子的学习,加上老人的溺爱,留守儿童孩子的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比如因为缺爱,女生会早恋,不懂保护自己会意外怀孕,花季青春就此凋零。
4.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因为生活,也是每个父母万不得已的做法。
实在没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的话,我建议您:1、每天每周都打电话开视频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心事和学习状况。2、抽时间经常回来陪伴孩子,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太多遗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祢拚生活质量到底为了什么?孩子缺失教育,你又有什么质量呢?孩子是你的希望。当你四十,五十,六十时。你会发现孩子教育跟不上会很失败的。头条上经常有人问?我没文化,没技术,没工作,没钱,该怎么办?我说只能问自己了。谁都救不了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