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今很多人信用卡透支,网贷疯狂,影响很多年轻人,如何正确对待?
自己的,信用卡,能力如今很多人信用卡透支,网贷疯狂,影响很多年轻人,如何正确对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的工作经历让我接触到很多个人消费贷款的群体。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进步,很多自带流量的平台,借助金融科技搭建了个人贷款通道,利用平台筛选合格借款人,推荐给资金方去放贷。P2P仅仅是其中一种模式,已经因为风险频发而被国家严格管理,眼见着不太容易从这个渠道借到钱了。但金融市场正规军已经出手,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进来,实施普惠金融贷款。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类贷款时非常不可思议,为什么要用40%多甚至更高的年化费率来借2、3万元?有什么事情这么急迫,等不及自己攒到钱才去干?这是早些年了,现在对费率限制多了些,但年化36%仍屡见不鲜。如果这笔钱是用在生意上去度过一个没钱就过不去的难关,这笔钱价值很大,可能更高的也要借。可是如果仅仅是用于提前些日子享受一个名包,可以出去玩一次的机会,那就太不值了。
年轻人可能没有想清楚相应的后果。
咱们来分几种情况分析:
1、收入还不错,但消费水平更高。“看见圈子里的人都用高档货,我不能比不过他们。”这种人呢,纯粹是被享受主义洗脑了。估计没有想过,这种消费习惯下,存下钱来是奢望,有点钱都花了,不够还要去借。未来买房子、医疗、养老的钱从何而来?“因为我年轻,所以我以后可以再挣!”要知道,这种消费习惯不改,挣得越多的时候,只会接着消费升级,越花越多,存不下钱的结果不会有太大改变。
2、收入不高,但希望过高收入下的生活。这种人,和第一种情况比较类似。最大的区别就是,还不上贷款的可能性更大。一旦稍微手松一点,还款金额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被催催催还是最小的影响(当然暴力催收、恶意催收带给人身心摧残的除外),最大的影响是,现在的贷款,除非是借个人的高利贷,否则有放贷资格的只有金融持牌机构,例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这些公司都可以直接对逾期客户上征信数据。也就是说,未来买房买车、坐高铁坐飞机都可能受到影响。不值当啊!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个人信用数据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容易收集,每个人都要有意识保护自己的信用。
3、低收入,入不敷出,只能借款度日。要知道,借款是有利息的,个人消费的利率不低。如果入不敷出的话,还要承担利息则压力更大。借钱度日如同饮鸩止渴。如果没有足够的钱,就只能想方设法压缩生活支出,这个时候没有资格去谈享受生活,只考虑满足最低生活所需。能想办法攒点钱就攒点钱,因为未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要因为现在一时舒服而忽略了长远的考虑。
我不是说因此不可以借钱。信用卡有免息期。如果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充分利用50天的免息期很好啊。按照4%利率计算,5万元存50天利息273元,这笔钱看着不大,却是银行白给的。再说也架不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啊。这时候可以先刷信用卡,把钱存理财里。
金融杠杆是一个好工具,但要会用。企业负债经营要控制好资产负债率,个人和家庭负债生活要考虑好还款能力,只为必需品负债,例如买房自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银行从业者,对透支、贷款等加大杠杆的事和人看得简直不要再多。这种情况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1.透支、贷款是为了资产。我2015年的买房,当时为了装修就透支完了信用卡,但给我的是赚钱的动力,自己不断努力,加倍工作,为的就是早日还上。
2.透支、贷款是为了消费。这样的话就建议还是稳一稳,毕竟这些都是要以将来可预期的收入进行偿还的。如果杠杆太大的话会压抑自己追求更好生活的步伐。
3.如何正确看待,我觉得还是要合理开支,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时间资产负债情况,合理利用融资工具,该用时用,不该用时忍,免得自己一步一步掉入还贷的月光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42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