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岁半的娃再过一个月就回农村开始留守儿童生涯了,该给他准备好什么?
孩子,父母,老人一岁半的娃再过一个月就回农村开始留守儿童生涯了,该给他准备好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改变不了的话,最好在父母离开孩子之前,都陪孩子玩玩捉迷藏,这样他的心里记得,爸爸妈妈会回来的。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一周半的孩子开始有记忆力了。当他看不到经常在面前出现的爸爸妈妈的时候会很想你们的。我们家的宝宝2018年10月份出生的在姥姥家过了一个月,回家还知道找姥姥姥爷,九天过去了,我爸妈去接我们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了姥姥姥爷,还跑的很快。其实他走路还不是很稳。所以你们刚离开的时候不建议你们立刻就开视频,等个两三天开视频,那时候他已经适应了没有你们的日子,虽然会想你们,但是没有当时那么想。孩子的心里也会好受点。吃的喝的玩的,我建议准备一点就可以了,后期买什么都可以网购,每次拿到新的东西孩子都是高兴的,并且你还能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挣钱能给你买新玩具,吃的喝的。不仅口头上经常表达爱,孩子也能接触到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岁半的娃马上就要回农村开始留守儿童生涯了,作为爸妈心里还是有很多的无奈的。如果条件够好,谁愿意天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想每天都能看到他。但是由于年轻人现在白天得上班,没人看孩子,需要看老人的时间,如果老人家里走不开,就必须暂时把孩子送到老家。其实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她小的时候只要一放暑假,就会被送到农村姥姥家。她说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农村有很多小朋友一块玩,在地里玩……
1、我觉得对于家长首先应该给老人配上智能手机,家里连上网,并教会老人怎么使用视频聊天的功能。闲下来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与孩子视频,看看孩子,这种方式比较方便。
2、其次是与老人沟通好,怎么育儿,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需要买什么日常用品,可以提前准备好。跟老人说好,需要什么东西直接跟年轻的说。一般农村的老人都比较节省,日常用到的的一些必需品,勤买着点,或者老人自己买,年轻人应该经常问问老人是否缺钱花,不要因为省钱,委屈了孩子。
3、看孩子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叮嘱老人要注意身体,不要因为看孩子而累坏了身体。
4、周末或者节假日应该尽量回老家看看孩子,帮帮老人,让他们休息休息。
5、可以提前计划一下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先在住的周围联系联系问问幼儿园的情况,提前报名。给孩子规划好入园时间。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物价不断增高,农民工不断的涌入大城市来寻求机会,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与学习环境,不得不放弃陪伴孩子茁壮成长,让孩子与爷爷奶奶长期相伴,成为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份子,有的父母甚至几年才能回家见到孩子一面。
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问题也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对于这些留守儿童需要父母的关心关爱,也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关爱。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避免孩子在不断的成长中误入歧途,那么,到底该如何去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议父母奔向远方的时候。不要不辞而别,要与孩子坦诚相待,争取孩子理解,让他们坦然面对、坚强生活。与自己保持联系,给陪伴孩子的老人多一些电话,与老人交流,不要动不动就责怪老人。与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经常联系,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第二、无论自己在哪里,无论自己在何方,无论自己有多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所有,你要时时刻刻的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哪怕你不在他身边,现在的通讯如此发达,做到每天与孩子至少一个语音通话,条件好点的甚至可以每天视频通话,这样可以时刻让孩子知道到自己就在他身边,孩子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父母有效的沟通与解决。
第三、对于孩子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去斥责,这样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关爱的角度耐心的疏导孩子,让孩子明白问题的后果,从而让孩子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有些问题在语音通话中无法有效地疏导。无论自己再忙再远都要想办法请假回家,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陪伴。直到孩子脱离成长中的问题,才选择离开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这点很重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叛逆期。如果不能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关爱,一味的斥责,大骂。这样很有可能让孩子心里产生扭曲,不断的走向歧途。
第四、对于学校在这一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老师要注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寄宿制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些留守儿童性格变得古怪,孤独内向,这些问题的纠正就要靠学校教师的教育。住校留守儿童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的心理、行为,学校教师能够很快的关注到,寄宿制学校教师担当了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面对家庭教育的中断和家长责任的缺失,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引导者。
第五,鼓励孩子多参加正常的户外活动。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他们的意志力,让他们在心智上更加的成熟。
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在暑假期间,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在工作之余好好陪伴孩子。在这样宝贵的时间里,可以带孩子多在城市里走走,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帮助孩子消除对城市的陌生感,这样也便于孩子理解父母为何要离家打工。
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只有一次,在留守儿童问题上需要父母、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给与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积极引导他们走在正确的人生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