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嫦娥,灵药,诗人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首诗其表面是写嫦娥偷吃灵药成了神仙寂不寂寞后不后悔,实际是写自己喜欢的人走向高位或入了道门,会不会后悔会想起他吗?就像嫦娥会想起后羿那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嫦娥不悔偷灵药,长恨当年未拔刀!
这一句是反语!
小可在与这首诗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中说过,如果没有料错,诗里的嫦娥指的是李义山的初恋情人宋华阳。
她是一个御姐,至少在男欢女爱方面高于李义山数筹。
那一年,年青的李义山去赴一个名流举办的宴会,在宴会上结识了一个美丽的女道士,并且在宴会中与那名女道士产生了极度的默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双方产生了好感,当然李义山应当知道这个女道士只是一个高级的“应召女郎”,当时大唐的名流女子都喜欢身穿道袍去谈恋爱,所以一些高级一点的女人也会如此来泡一些帅哥或才子。据小道消息,当年王维就是被化身为道姑的公主所推倒。
而那些富豪也愿意成人之美,在举办宴会时邀请这些女道士前来助兴。
据八卦传闻,宋华阳的男盆友不止一人,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她和李义山应当只是纯粹的露水情缘,确切地说是一场美人与才子的肉欲游戏。
谁也没有想到,李义山动了情,宋华阳也动了情。
于是悲剧就开始了。
当所有的放纵背后是刻骨铭心之后,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据野史记载,宋华阳怀孕了!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历史资料写得极为简单。没有人知道宋华阳背后是谁,没有人知道宋华阳的主人是谁,但不论如何,宋华阳被幽禁了。
李义山被赶下了山!
本诗第一句是想象宋华阳幽居所住的环境,第二句是说她长夜漫漫彻夜无眠,实际上是反衬作者自己辗转反侧相思成灾。第三句是说宋华阳动了凡心真情,应悔二字实为不悔之意,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自己后悔,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勇气去争取,去证明。第四句表面上说是宋华阳从此过上温长而孤独的生活,实际是说自己“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一首诗貌似句句说嫦娥,实则句句说自己。
原因无它,悔也!
至于为什么小可认同古人的判断,认为诗中的嫦娥就是宋华阳,因为嫦娥是道家仙女,而宋华阳恰巧是道姑。
碧海青天夜夜心,问郎底事费沉吟。
落花悔恨未曾扫,从此天涯泪满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诗是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当时所处的背景: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表达出作者的孤寂凄冷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这句话来自于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赏析
嫦娥奔月的故事到嫦娥吞下仙药本向月亮就打住了诗人却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她到了月亮以后的情景,冷清、寂寥、无奈,这样的意境象征了某些人在某些时的心境。
广寒官里、云母屏风上摇曳的烛光的影子愈来愈黯淡,苍茫的夜空,璀璨的银河渐渐落下去,启明星沉入了天幕的深处。天已近佛晓,又一个夜晚即将过去。广寒宫是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衣食无虞,但那个独处广寒官的入却那么凄清无聊,没有了凡间的喧器嘈杂,痛苦烦恼,也没有了世俗的温情和幸福。在初到广寒宫几天的新鲜、兴奋、喜悦过去后,一个个漫漫长夜只能守着孤灯,细细地去看云母屏风上的烛影是淡是浓,而且永无止境。一、二两句聪室内陈设的明暗到屋外的斗转星移,构筑了一个浩瀚、空旷、悠远、凄美的意境。
那个孤独寂寥百无聊赖的主人公,未着一字,却呼之欲出。这部分环境的描绘非常真切,给人设身处地的感觉。
三、四两句诗人换了个角度,以第三者的身份揣测主人公的心思。当初得到不死之药,能够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是何等的幸运,绝对未料到今日“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嫦娥是不是后悔了呢?嫦娥应该是后悔当初偷了灵药,以致岁岁年年,日复一日,夜夜对者碧海似的青天,凄清寂寞难以释怀。
本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嫦娥的幽清孤寂,嫦娥内心活动折射的意蕴,吻合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情绪的理解,如成功后的失落、热闹背后的寂寞、执著后的懊悔,等等,并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全诗意象的选择贴切而巧妙,“烛影”、“长河”、“晓星”,“碧海”、“青天”等、都是一些具体可感又引人迟思的词语,非常优美;意境的营造,悠远而深邃,情韵绵长。
阅读史料:
《常娥》的字面意思本不难寻绎,而笺注家们对其诗意却有着种种的揣测:或认为是诗人于己“依违党局,放利偷合”的忏悔,或认为是“自比有才调,翻致流落不遇”的感伤,或认为是“悼亡之诗,非咏嫦娥”的悲痛,或认为是对出家之徒不耐寂寞的嘲讽,或认为是相思之作。
上一篇:含有“厓”的字有的读ya(崖涯)有的读ai(捱啀)而且崖也有读ai的,可否证明ya不是最初读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