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赠曾子固》有哪些艺术手法?
王安石,他的,北宋《赠曾子固》有哪些艺术手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赠曾子固》有哪些艺术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赠曾子固》是首七言韵律诗,是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写他的好友曾巩的。诗文: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曾巩,字子固,和王安石一样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在我们上学的课本上好像没他的诗文,大家没那么耳熟能详的,其实他的文学成就是很高的,被列位唐宋八大家。
曾巩和王安石自十六七岁因文认识并成为好朋友,两人自小都是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只是成年后王安石考取功名更早,早早做官了,曾巩却屡考不第,就有人在背后说曾巩的坏话,王安石为好朋友打报不平,写了这首诗。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王安石对曾子的文才很是赞赏,说曾子的文章学问别人是没有的,他的学问如长江、汉水那样浩瀚,又如北斗之星那样耀眼。作者很自然的把曾子的学问通过联想的艺术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曾子有大学文这一实事,曾子的学问博大广深!
接下来进一步赞扬好朋友的人品:他凭才气驰骋文坛而不阿谀奉承,一帮小人却在背后中伤他,我劝你们些小人不要再绯谤他了,曾子是不会受你们的影响而心神不安的。
最后作者为好朋友在官运上想象最坏的结果:“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就算他以后功名不就,贫穷而死,他的文章也足以让他比肩班固、扬雄,流芳后世。那能是你这些小人能比的。
作者在最后用“借令”一词把那些小人们心里想的、背地里绯谤曾子的话想像出来放在明面上,假如曾子以后考不了功名……
紧接着借用“班与扬”——汉朝的班固、扬雄的学问来肯定曾子学问的高度“后日犹为班与扬”。
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王安石曾子的友谊,更重要我们看到文人间的惺惺相惜,这一点在北宋这些大文豪之间是最让人称道的。欧阳修曾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苏轼和王安石虽政见不同,但双方对对方的文章那可没少吹捧,所以北宋的文风是很良性的。题外话了[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赠曾子固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後日犹为班与扬。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上一篇:楼顶百香果叶子卷缩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