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新冠海外确诊人数超越国内你怎么看?
疫情,病例,流感对于新冠海外确诊人数超越国内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新冠海外确诊人数超越国内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海外确诊人数超过国内吃惊和有些无奈。我们做出这么大的努力,为世界赢得了二个月的时间,大部分国家没有重视,甚至有点冷眼旁观的感觉。
我们可以说是举国一心,共同抗击疫情,才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到现在都是反复强调不可大意,不能麻痹。现在国内高峰期过去了,但是么有到最后的胜利,现在输入病例已经远远多于国内确诊数。
很多国家没有认真学习我们的搞法,抄作业都不会,可能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但是基本的那些应该说是通用的,还是开始的时候没有重视或者是对疫情估计不足。
看看现在的欧洲国家无一幸免,好像现在全球已经超过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发现确诊病例。现在要大家同心协力,少点自己的小九九,将疫情控制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要是各自为战今年都难得战胜疫情。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村,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防护,监督同事家人的防护,服从政府的安排,就是为疫情在做贡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全球大流行的趋势似乎无可避免。但在要不要宣布全球大流行的问题上,依然存在两极的看法。
日内瓦当地时间 3 月 3 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发布了最新一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发展的每日报告。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3 月 3 日上午 10 时,在中国境外共有 72 个国家(前日为 64 个)确诊新冠肺炎 10,566 例,死亡共计 166 例。与前一日的报告相比,中国境外新增确诊病例 1,792 例,新增死亡 38 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在过去 24 小时内,中国报告了 119 例新增病例,这是自 1 月 20 日以来的最低新增数。而中国境外新增病例数已是中国境内新增病例数的 15 倍。其中,韩国、意大利、伊朗和日本 4 个国家的情况最令人担忧,尤其是境外确诊病例有 80% 是来自韩国、伊朗和意大利 3 个国家的。
世卫组织官网统计全球确诊病例已达 91,783 例,全球总死亡病例数为 3,123 人。从上述地图也可以看出,目前出现疫情的国家已经遍布五大洲,只有南极洲幸免。
百年一遇的“大流行”?
随着 WHO 获得更多数据,现已越来越了解这种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谭德塞表示,新冠病毒既不是 SARS,也不是 MERS,更不是流感;它是具有独特特征的新型病毒。新冠病毒和流行性感冒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并通过相似的渠道传播。但是,新冠疫情与流感之间有几点重要区别。
首先,根据目前的数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效率不如流感。因为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主要是源自受感染但尚未患病的人,而新冠病毒似乎并非如此。根据目前数据显示,只有 1% 的上报病例为“无症状患者”,而且大多数病例在 2 天内都有症状出现。但要注意,新冠病毒导致的疾病比季节性流感更为严重,因为它是一种新病毒,没有人对此具有免疫力,而全球有许多人已建立了对季节性流感病毒株的免疫力。
而且,人们拥有针对季节性流感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但对于新冠病毒来说,目前既没有疫苗,也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所以人们要提高警惕。目前有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并且已有 20 多种疫苗正在研发之中。最后,WHO 从来没有讨论过对季节性流感的控制,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但对新冠病毒来说,遏制其传播是可能的。因此,各国应该针对新冠病毒进行接触者追踪,这样可以防止感染并挽救生命。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 月 3 日也是他的生日,发布会上他表示收到了来自非洲刚果的礼物——连续两周没有上报的埃博拉病例,并且目前没有患者接受治疗;但他也说道“另一场战争变得越来越复杂。”
随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在亚洲、中东和欧洲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此次疫情是不是正在扩大其影响,变为一种新的在全球广泛传播的“大流行”传染病。在美国,虽然目前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刚超过 100 例,并有 9 例死亡。但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前任负责人 Scott Gottlieb 博士对媒体表示,美国可能有“几百或几千个”新冠肺炎病例尚未被确诊上报,至少有两个州、甚至是四个州正在发生“社区传播”。
比尔·盖茨在 2 月 28 日发表言论,认为新冠病毒可能是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疫情;但世卫组织显然对是否使用“大流行”来定义新型冠状病毒考虑得更为谨慎。2 月 28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媒体例行会上宣布,WHO 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风险级别从“高风险”提高至“非常高”;但并没有决定使用 "大流行" 来描述该疫情。
或许在意的问题就在于:在众多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应控制疫情发展、保护公众卫生安全的措施之时,宣布“大流行”这一动作,一方面有助于全球范围内启动更多的紧急行动计划,但另一方面给民众的日常生活或许也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破坏。
何为“大流行”病?
“大流行”病的说法本身就足够引起人们的警惕,甚至恐慌。该说法一定程度上源于不同的英文单词对疫情发展程度的不同层级描述。通常,对疫情的爆发描述有三个英文单词:outbreak、epidemic 和 pandemic,某种疾病暴发初期,也就是使用“epidemic”发生之前会使用“outbreak”来表示“病例的突然增加”,其影响范围可能从单个社区扩展至几个国家,但规模比 epidemic 要小得多。
当一种传染性疾病会快速传播给许多人时,就会被称为“epidemic”。而如果该疾病没有被控制住,还在不断地蔓延,公共卫生人员就可能考虑将其称为“pandemic”,也就是大流行,意思是这种流行病已经影响到世界不同地区足够多的人,达到了全球性暴发的程度。这也意味着,当疫情被称为 pandemic 时起,感染的人数、导致的死亡数,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是最为广泛的。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告诉 DeepTech,实际上大流行这个定义本身是很模糊的,持续的、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就可以说是大流行。“其操作有一定的弹性。”
历史上,1918 年到 1919 年间的“西班牙流感”就属于大流行,其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 2000 万至 4000 万人丧生。而时间距离我们最近的,是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也是自 2005 年《国际卫生条例》实施以来首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上一篇:孩子每天都要洗澡,有必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