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暂停拜祖后,以后清明节会不会渐渐淡化了?
清明节,疫情,清明暂停拜祖后,以后清明节会不会渐渐淡化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即使暂停团体祭祖,人民也不会淡化清明节的思念。首先,清明节是传统纪念故去先人的日子!从传统下来几千年,不是国家团拜祭祖而形成的。是人民自觉祭祀各自先人流传下来的。所以,清明节前后人民各自还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祭祀先人!
今年的特殊情况,不搞团拜祭祀是对人民负责,人民是认可的!并且会认真配合国家过好清明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的。因为清明节不是凭空出现的日子,它顺应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这比它呈现的形式更重要。拜祖只是清明节的一项活动而已,暂停也不会停了清明节要带给人的更多东西。
受疫情影响,最先波及到的是我们的春节。
和往年春节完全不同,没有串门、没有礼尚往来、没有压岁钱,连日常出门都能省则省。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年的年味也没有变淡,以后更不会变淡。过年辞旧迎新的意义、对他人的祝福、对未来的期待都没有变。大家改登门拜年为视频拜年,身体健康的祝福被多次提起,早日结束疫情成了全体华人对新一年的期待。人与人没有疏远、人与节日更没有疏远。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我们是应变能力很强的民族。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也许我们仍然不便出门祭祖,但我们总有办法继续传承清明节的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
清明节主要有两项意义,一是追怀先祖,二是踏青赏春。
追怀先祖有很多形式,重要的是我们不会丢掉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
《寻梦环游记》已经放映很多年了,我仍然忘不了它给我们的慰藉。虽然是一部异域电影,但它很好地表达了我们中国人追怀先祖的意义:人一生中会经历两次死亡,逝去的亲人们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人再思念他们,他们会走向第二次死亡,那才是此生的终结。有了思念和时时追忆,逝去的亲人就好像在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所以,不能前去祭拜没有关系,我们把他们放在心里,以我们能做的方式去回忆他们生前的种种和带给自己的诸多美好就是在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清明节。
踏青赏春是为了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
若不能欣然前往,那确实遗憾。但即使我们错过了这个春天,还会有很多个春天等着我们。我们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并不会因为这一次疫情而阻断。打开窗子,我们可以看看春天。打开书本,我们可以读读春天。播放歌曲,我们可以听听春天。一想到没能双脚踏进春天的遗憾会在战疫胜利的那天一次性补给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今年是特殊情况!个人觉得没有人会忘记自己先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的,暂停拜祖后,人们更注重清明的重要性意义性。为什么暂停,就是让活着人,好好的活着,只有生着的人,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不可复制性。敬畏生命,缅怀先人,要有一个仪式感,便是清明这个点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春。一首古诗,清明的景象,嵌入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让清明是踏青的季节,也是追思凭吊先人的时令。
是的,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微乎其微,在疫情面前,一切的仪式节点,都可以忽略。但忽略,不是忘却,只是暂时延续。今年暂停拜祖,不会淡簿模糊清明,而是清明愈加凸现它的存在意义与象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暂停拜祖应属因疫情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并且我的理解不是暂停,而是不应过于集中于各陵园处,解决办法现在也有,网络祭扫、请人代扫、预约祭扫等各种形式相结合。个人观点“厚养薄葬”,对活着的人好一点,死后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因为新冠状病毒肺炎的肆虐,由于此病毒肺炎的高度危险性,所以国家暂停今年清明节的拜祖传统活动。这主要还是以人为本,爱护国民健康出发,把病毒的危害降到最低。即使今年暂停清明拜祖活动了,但这一后人在清明庄严拜祖行动已留传几千年,在华夏民族已根深谛固,示为后人对祖宗的一种孝敬的延伸,所以这一传统会代代相传,并不会一年的暂停而谈化!
上一篇:你觉得哪些mega形态最好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