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代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怎样理解?
江南,钟山,春风宋代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怎样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是戈滴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泊船瓜洲》中的名句。全诗如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字面的意思是很好理解的。旅途中,船停靠在瓜洲,江的对面就是京口,故乡钟山近在眼前。冬去春来又是一年,何时才能回到亲人的身边?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即将归家的欣喜急迫之情,也饱含人生不如意,旅途艰难的感慨。
诗人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最高官至宰相。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贬,政治抱负难以施展,所以很郁闷。从这里看来,他希望春风普惠,也就是皇恩浩荡,能重新启用自己,让自己重新谱写人生辉煌篇章。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尤其古文,讲究凝敛,又是比兴什么的,行文讲话云山雾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像现代白话这么通俗易懂直白明了。所以,这首诗,表面是写要回家的渴望,实际上,更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对政治仕途的渴望。
以上是个人浅陋的理解,请方家指正。谢谢
题外话:待到春风再绿,心心念念的芷江城啊,我必回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了解王安石这时候属于被贬谪的时期,借春风的将世界变得焕然一新,来写自己的悲凉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表面自己的不得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去春来,温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大地,明月什么时候才能陪伴我回到久别的家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这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
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的好
上一篇:先烈东路沙河顶新二街门禁严格吗?对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管理的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