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涯何处无芳草”怎么更好的理解?
天涯,苏轼,无芳草“天涯何处无芳草”怎么更好的理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由此可见,“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是始乱终弃,也不是逢缘而择。而是一种坚持,一种钟爱,一种肯定。
而“何必单恋一枝花”不过是一种自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轼的《蝶恋花》,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句乐观豁达的宽慰排解之词,因而也被经常用来安慰那些失恋的人。也就是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还有另一层意思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让我听最多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这后面一句是后世人加上去的。
但是我们追本溯源,'天涯何处无芳草\"典故出自屈原的《离骚》—— 何所独无芳草兮 尔何怀乎故宇?与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意思,两个意思是一样的。哪里没有美丽的鲜花呢,我何必要怀念你原来的旧地?这是屈原对当时的不满:“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何必一定吊死在楚国这棵树上?这是屈原说的话,看似很干脆,很果决,很豁达。
但是结果不是这样的,在楚国灭亡的时候投江自尽,以身殉国。这是一种对君国的忠诚。他表面上说何所独无芳草兮 尔何怀乎故宇?看似不在乎,可内心深处却是在乎的,对君国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和忠诚。同样,苏轼此时的遭遇和屈原何其相似?花甲之年,被贬岭南,遭遇坎坷,身世飘零。以屈原自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尽管遭遇不公,遭遇贬谪,但内心深处依然充满了对君国的眷恋。
所以,'天涯何处无芳草\"看似是乐观豁达的宽慰排解之词,其实却是痴心不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行天地间,万物皆有灵性。人与人相识相知相爱成为一家人,那是缘分,缘分天注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是因为我们的眼界限制了我们审美的眼光。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丑女都变成美女了。令狐冲离开华山派,离开小师妹,心中极度郁闷,闷闷不乐,但是勇闯江湖之后,邂逅任盈盈,重新找到自己的真爱,终究笑傲江湖成为武林美谈。
总有一段感情,一个人适合你的,爱情的路上没有永远和绝对的不分离。天涯何处无芳草,劝勉的是在爱情苦海里挣扎的男人们,回头上岸又是一片桃花盛开的地方。放下,那些不爱你的人,爱我的人对我痴心不悔,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钻得头破血流在所不辞。
人永远在变,一成不变的是初心。当你人生际遇不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自己身边的人也随着你身份而改变。对于男人来说,把眼光放远一点,情感在里面升华一点,努力挣钱,提升自己,到那时候,天涯何处无芳草,我家老牛啃嫩草啊![捂脸][捂脸][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引用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第二是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平时使用常指第二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宋朝苏轼作品《蝶恋花·春景》中的词句。
【含义】后世引用有二:
第一是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
第二是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平时使用常指第二种。
【为什么有人这么说】:
一提到“天涯何处无芳草”,绝大多数人都会瞬间想到后面的一句“何必单恋一枝花”,这只是后人加进去了,仔细研读苏轼的这首词,前部分属于写景,描写了暮春即将凋谢的鲜花,自由飞翔的燕子,环绕农家的清澈河流。再往后就是苏轼的感慨了,“枝上柳绵吹又少”中的柳棉,就是我们所说的柳絮,一旦到了柳棉纷纷的季节,说明春天就快结束了,马上就会进入夏季,随之消失的是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失落和惆怅。
苏轼毕竟是豪放派的大词人,心态也要比一般人积极,即使也有伤心、郁闷的时候,但很快就能看开了,紧接着用“天涯何处无芳草”来安慰自己。表达的意思是,每个季节都有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不必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烦恼,只要用心去发现,处处都能找到不逊色于现在的花花草草。
苏轼写“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形容爱情的,但经过千年演变,世人赋予其新的含义。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当中,即使被对方抛弃,也不要一蹶不振,甚至想到轻生,一根筋的心态是不对的,茫茫人海之中,肯定有更好的在等你。
【出处】: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蝶恋花·春景》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