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董卓进京胡作非为,没有人制止他这种短视行为吗,他没有智囊谋士吗?
洛阳,他的,谋士董卓进京胡作非为,没有人制止他这种短视行为吗,他没有智囊谋士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知在下的这份回答,题主可满意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来看看董卓的为人吧,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所以性格的粗猛,靠与匈奴作战军功起家,公元184年,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清君侧,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剪除了阉党十常侍,救回少帝,控制了洛阳。
董卓性格外宽内忌,睚眦必报,一切都可以靠杀戮来解决。他非常喜欢用刑法震慑文武百官,大臣们稍有不慎得罪了他,就会被酷刑伺候,甚至丢掉性命,他先是毒死了刘辩,又决定迁都长安。伍琼、周珌等人劝其为天下苍生计,不可劳民伤财,董老爷就将那两人处死。对亲近之人都如此,别人如何敢劝。一个肆意妄为,经常夜宿皇宫,霸占公主,强占宫女,感觉稍微有点智商之人,都会知道这人是在作死。聪明的谋士又怎么会主动去上这条快沉的船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个时候的董卓,已经是非常的昏庸无道了。再也不是之前侠肝义胆,纵马驰骋的大将军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激烈的也有平缓的,可疾风骤雨也可徐徐图之,总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应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以此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若说董卓短视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因为董卓的所作所为看似荒唐,然都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诸位看官先不忙否定,我们还是重新回顾一下董卓进京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大汉朝廷基本上就是外戚与宦官交替掌权的“两党执政”模式;
一般情况下是这个样子的……皇帝死了出现权臣,皇帝说话不管用。小皇帝别人也不认识只能重用太监来让别人听自己的话。等皇帝长大了自然要娶老婆,而皇后自然顺理成章的提携娘家人,要不然哪里还有母仪天下的样子?(事实上那给时候的皇后清一的“扶弟魔“)
于是呢着耳边风吹呀吹,娘家人就这样大权在握,并开始配合皇后清理后宫。
基本上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互相伤害,斗的不亦乐乎。
话说东汉末年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立了和皇后之子刘辩为帝(少帝)。如果按正常流程这会应该是”宦官党“下野”外戚党“上台执政的时候,可问题就出这里了。也不知道为啥何皇后坚决反对大将军何进诛杀宦官,此时何进与”十常侍集团“已经势同水火。
客观的讲,何进本身并没多大才能,完全是依靠何皇后才能手握大权。他觉得还是有必要维护妹妹的皇后威仪,并不想撕破脸,所以他出了个昏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
其实何进当时完全有能力将宦官集团清洗一百遍,他召董卓进京主要目的就对自己妹妹进行武力恐吓(跟现在一有摩擦就军事演习差不多)。另外董卓兵力不过3000在京无钱无粮的没有任何根基,节制起来根本不困难。并且这个时候的何进多少也有趁机夺取董卓兵权的想法。
只可惜他还没等来董卓就被十常侍骗到宫中诱杀,袁绍闻此大怒,与兄弟袁术一同清洗皇宫,凡无须者皆斩。
太监也是人,当然也怕死,所以他们很明智的选择逃跑,为了活命也为了将来反击袁氏兄弟,于是他们把少帝也挟持(刘协也在其中)一块跑了。
太监再逃跑的路上就遇见了奉命进京的董卓,董卓看见落荒而逃的少帝落魄至此,他心中的敬畏开始消失,取之而代的是一种叫野心的东西。
一群阉人都可挟持天子,我堂堂凉州刺史为何挟持不得?高祖刘邦做的汉天子,我董卓何尝做不得凉天子?于是董卓就把这群阉人和少帝怎么来的就给怎么骗回去了。
这里我们不妨反过来想,如果董卓礼遇大臣,拥戴少帝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论资历论实力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分封各地的刘氏皇族,以及西蜀的张氏,蔡氏,江东的孙氏,鲁氏,陆氏,河内郡温的司马家族;河北的,公孙,甄氏,颍川颍阴的荀氏,太原的王氏(王允)等等……
董卓?没听过……
于是董卓就开始废少帝立献帝、睡公主、挖灵帝陵寝,反正怎么混蛋怎么来。目的就只有一个,无限打压汉室的威信,让天下人都知道所谓天子也就这么回事,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董卓的威名。
当然董卓有一点他非常谨慎,就是收买军心,牢牢控制兵权。他将搜刮来的财富都赏赐给下属让他在西凉军中威望极高,连自视甚高的人中吕布都甘愿效命,可见其驱下的驾驭手段。
并且善于揣摩人心的他早就看穿了天下诸侯的心思,所谓十八路诸侯对他而言不过是给笑话,所以他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此时的董卓已经是天下已无人能治。
只可惜最终还是被王司徒抓住破绽施展离间计,被吕布这个反骨仔给干掉了。
如若不然就凭”挟天子令诸侯“这一巨大的政治资本,时间拖给三五年还真有可能让他乘势而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