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工作中伤别人自尊的行为有哪些,怎么避免?
你的,自尊心,都是工作中伤别人自尊的行为有哪些,怎么避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话谦虚点,做事低调点。为人诚实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缺点或哪样的毛病,工作中嘲笑别人长相缺陷或能力不足等等而视为娱乐,是很多人所共有的通病。要避免工作中伤害到别人,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懂得尊重和学会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有时候无意说出的话其实真的就是很伤人心的话,这个其实还是看主要是什么样的话,很多人因为一句话闹出一连串问题,好好解决吧,这个事情可大可小,就看你自己怎么来处理这件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伤别人自尊,通俗一点就是让别人没面子。同事之间或者朋友之间开玩笑要有度,正所谓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如何避免呢?尽量不说伤别人自尊的话,不做伤别人自尊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这样一种现象:设计相同、质地相同的高级女服,价格越贵越容易销售。一家服饰店的老板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店中刚雇用不久的店员对一位正在挑选西装的顾客劝说道:“这边是比较便宜的!”结果这位顾客突然大怒,气势汹汹地说道:“什么比较便宜,我又不是没钱,你太没礼貌了!”后来,老板赶紧连声道歉才算了事。
如果是在超级市场内,“便宜”是说服顾客购买的最好宣传词。但是,时间、地点不同,它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种情况不限于商业中,在我们说服对方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虚荣心,使用了不慎重的态度或语言而失败。尤其是说服自尊心、虚荣心强的人时,这种情况便会成为必然。因此,说服就必须注意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虚荣心,而应照顾到对方的“自我意识”,使他接受你的说服。
这是因为,自尊心、虚荣心有时是不能以计算得失等利益关系来衡量的。例如,美国曾经以“你常看什么杂志?”为题进行过问卷调查,大多数的人都填写了高级杂志的名称,而填写有低级趣味的杂志名称的人寥寥无几。然而,实际上完全相反,就连无须署名,丝毫不会伤害体面的问卷调查尚且不吐真言,可想而知这种人如果处于被说服的境地,会更加维护自己的面子,进一步加厚心中的屏障,使你的说服难以进行。
自尊和自负都是由于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自我膨胀,是一种不仅在表面上而且在内心也想压倒他人的一种心理。虚荣心则可以说是想让别人更高地估计自己,扩大自我的一种心理。 它们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执著地追求名誉或想拥有大量物品等。但是,无论 怎样表现,都是“要使自己压倒所有的人”的这种心理在作怪。这样,由于这种人产生了自 己要高于一切的欲望,往往是助长了过于自信的坏毛病,而不可能有自知之明,渐渐形成了自尊心和虚荣心。
其实,每个人都想使自己永远处于优势,不想降低自我的标准,永保“高大的自我”形象。
因此,担心接受说服会降低膨胀后的自我标准,结果是对此所产生的抗拒力、抵抗感及防卫反应也就很强。这里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阻止自己发现真正的自我,另一种是担心说服者知道自己的真正自我,所以就采取不愿接受说服的态度。
当对方心理深层中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阻碍说服时,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在你对他进行说服时,他毫无顾忌地打断你的谈话,说:“知道了,知道了。”可以说这是自尊心、虚荣心的强烈表现。这也是不想让对方进一步涉及已经膨胀了的“自我意识”,而想维护自己的想法,实行我行我素这种深层心理的表现。“知道了,知道了”这句话中含有“你不要再说了,你是不是不信任我?”“我知道了,你不必再啰唆”的意思。另外,蔑视对方时也往往有这种心理,因此,他们会说“你怎么竟说起我来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等。采取这种态度的人,都是在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
有的人在交谈中会突然沉默下来。但他并不是想打断你的谈话,这些人一般都是因为在谈话中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采取沉默态度是为了避免再度受到伤害的心理表现。还有一种表现,不是沉默而是挑剔你的谈话,这也是因为自尊心、虚荣心在交谈中受到了你的否定,所以采取了“自卫”态度。
另外,在经过反复讨论即将得出结论时,他又会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你怎么办?”等令你焦急的话,或迟迟做不出结论,这一般也是因为自尊心在作怪。这种表现形式在公司的上司与职员之间尤为多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