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让你在作文中「屡试不爽」的小众人物素材?
屈原,项羽,海明威有哪些让你在作文中「屡试不爽」的小众人物素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敲黑板,划重点!
1.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叶嘉莹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然而彼时家国多难,叶嘉莹年轻时就已尝遍人生酸楚。她年幼时钟意于诗词,随恩师顾随学习时,更是“一字不漏记下先生所讲”。正是几十年一日地潜心学习,叶嘉莹先生才有了诗歌方面的精绝造诣。解放战争结束后,叶嘉莹先生被迫迁往台湾,1974年才首次回国,激动的她写下了一首1878字的长诗。
叶嘉莹先生育有两女,长女及长女婿不幸遭车祸去世,幼女一家定居加拿大。如今,叶先生孤身一人长居于南开大学,九十高龄仍亲自为学生们讲授诗词,传扬古典文化。
94岁时,叶先生向南开大学裸捐财产1857万,95岁时,再度捐献1711万。
今日中国若有先生,那一定是叶嘉莹。
落脚点:爱好、勤学、爱国、无私奉献、高山仰止
2. 咏絮之才,何足挂齿?——谢道韫
谢道韫,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年幼的她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
吟出了“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名句。世人皆知她才气逼人,却鲜有人知道她超脱古代女子束缚的个性与超越男子的巾帼气概。
谢道韫嫁与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为妻。王谢两家英才辈出,却没想到王凝之只是个庸才。谢道韫与王凝之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她直言不讳地对叔父谢安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凝之任会稽内史时,他所管理的辖区出了叛乱,没想到王凝之竟然只是闭门求道,祈求神灵保佑。谢道韫劝谏几次,王凝之都一概不听,谢道韫只好自己亲自招募数百家丁,加以训练。会稽城破,王凝之及其子女皆被杀死。唯有谢道韫怀抱幼孙,持剑杀贼,还大声呼喊:“大人们的事,跟小孩无关,要杀他,先杀我!”贼人敬服于谢道韫的忠烈,对其秋毫无犯。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写诗著文度过余生。
落脚点:独立精神、气节、挣脱束缚、无畏、生命与大义
3. 危乱而见忠良之节——柳如是和钱谦益
钱谦益是明朝末年朝廷重臣,文坛领袖。风尘女子、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亦才华横溢,两人诗文唱和,日久生情,结为夫妻。不久,清军入关,山河破碎,北边大片国土已入敌手。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柳如是劝负责防守南京的钱谦益一起投河殉国。钱谦益起初答应,然而临河之时,却说:“水太冷。”钱谦益拒绝投河,且强行救回了想要投河的柳如是,更率领南京诸大臣投降清军。钱谦益降清失节不说,还不听柳如是的劝告,偏要去清廷谋求一官半职,柳如是拒不同往。钱谦益没想到自己在清廷不受重用,半年后只得托病回家。第二年,钱谦益突被逮捕押往京师,柳如是带病随行。柳如是全力奔走斡旋,还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钱谦益最终获释。
乾隆年间,乾隆亲诏钱谦益列《贰臣传》。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作《柳如是别传》。
落脚点:气节、爱国、选择、危乱时刻见真性情、生命与大义、身份与品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把近一年在新闻中出现的人物的事迹、贡献、精神、品质整理出来,记熟活用。
2.读一些大家都不怎么熟悉的作品,记住其中的名言警句,使用时注明作者和出处。
这两个方面做到做好就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筛选一下小众人物,身边最熟悉的,常见的,然后归类比如:
1.爸爸,妈妈,妹妹,姥姥,爷爷,某同学…等亲近的人
2.警察,医生,护士,老师,清洁工人…等具有奉献价值岗位的人
3.大街上的陌生人,如一对父子,一个小学生,一个老奶奶…
第二,将人物根据作文主题进行分类。如果是写外貌形象的可以选择亲近的人,如果是写传统精神,传承文化的可以围绕老一点的人写,如果写奉献精神可以围绕有奉献精神的岗位写,如果想体现社会价值观可以围绕大街上的人物形象加上事件描述来写。
总之,写作源至于生活,在下笔之前,先确定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再去选择人物,接下来围绕人物展开联想。
上一篇:大家备份照片用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