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离骚有多少句(理解屈原更重要的是一册《离骚》开篇第一句道明来路)
离骚,屈原,米芾离骚有多少句(理解屈原更重要的是一册《离骚》开篇第一句道明来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来源:北京晚报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情结,因为历史长、习俗多、积淀厚,可以说的话题和能够研究的学问就多。在众多的习俗当中,饮食文化首当其冲,最典型的就是“民以食为天”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但如果只是为了吃而吃,就属本末倒置了。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仪式感。丧失了仪式感,就会变成一种本能。同样是吃,有性情、有品位,就是饮食文化,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充其量只是一种任务而已。
兴 煊
明 文徵明行草书《离骚》(局部)(图4)
端午节来临,一定要吃粽子。现在有了真空包装技术,粽子一年吃到头,显然会冲淡味蕾和性情。特定的习俗在特定的日子里,才有特定的情境。中国节日最大的特征就是普天同庆,许多家庭同时庆贺,才有节日的氛围。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一定要划龙舟。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体的,都会想到屈原。有资料显示说,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习俗了。其实很正常,因为习俗是不断变化的,充实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就拿习俗来说,清明、上巳和寒食,在很多地区存在一定的“合流”。
与屈原相关的不仅仅是龙舟和宗旨。这只是民间习俗。对于文人来说,理解屈原,更重要的是一册《离骚》。
元 吴睿隶书《离骚》(局部)(图3)
只要留心,便不难发现,书写素材有冷热之分。有些唐诗,因为耳熟能详,很难写出新意,反而不愿意去写,比如“白日依山尽”和“春眠不觉晓”之类。确实如此,熟诗见新意难。在书写主题方面,《千字文》、《心经》和《兰亭序》可以排在前三位,写了千遍万遍也不厌倦,而且各种书体都有,各种样式都有,成为一个长长的系列。这才是真正的经典。经典就是由千百万人共同锻造的结果。除了这些频率极高的书写内容,也有其他一些颇受欢迎的内容,比如屈原的《离骚》。《千字文》、《兰亭序》、《心经》等之所以成为首选内容,与文字长短也有关联,不长不短,正好可以写成一个长卷,或者一件横幅。字数多少影响书家的技法发挥,字数太多,很容易变成机械抄写,甚至因为功力不济而精疲力尽。颜真卿的作品从来都是长篇大论,可见其精力过人之处。
明 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局部)(图5)
《离骚》共有2490字,写出来要么是长卷,要么是册页,以此二者居多。对于书家的功力要求非常高。所以,一般人不敢尝试。这当中,以欧阳询、米芾、吴睿、文徵明四人为代表。欧、米的作品属于伪托,乃是学欧、学米的高手挂名。伪作非劣作,仍然可以作为学习范本和观摩对象。尤其是米芾的《离骚经》(图1),因为是墨迹,更能一睹精彩妙笔。欧体《离骚》(图2)用笔比较圆润,少了《九成宫》的那种威严和劲挺。大家就是大家,不是随便能学来的。但是,能够得其神髓,已经绝对算是高手。吴睿隶书《离骚》(图3)吴睿在书法史中的名气不大,但是他的隶书却成为元代隶书的代表,在当时赵孟頫“一手遮天”的情况下,可以另辟蹊径,着实有着巨大的勇气和开拓性。
宋 米芾行书《离骚》(局部)(图1)
文徵明属于功力型大师,一生的书法作品量大质优,至暮年不倦。其书风流利美观,更适宜书写这类长篇大作。文反复书写,有行书一件(图4),小楷(图5)两件(此处选一),可见其钟情之处。当经典诗词和书法大家相遇,必然可以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唐 欧阳询楷书《离骚》(局部)(图2)
《离骚》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名曰“离骚体”,开篇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其实是道明来路。从很多魏晋时期的墓志来看,即便是少数民族人物,也会将自己的先祖追认为黄帝。这即是慎终追远的情结。当年闻一多曾说“痛饮读《离骚》”,读出来是音乐,写出来也有音乐一般的节奏。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反复品味,这才是真正的经典。
(原标题:怀古写《离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青苔怎么去除(大棚青苔多,会影响产量收入,菜农朋友可用这2招除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