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每一个人都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时候,你呢?有什么感悟?
旁观者,当局,自己的每一个人都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时候,你呢?有什么感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只想着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其实对方也有自己的苦衷。做事情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觉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引起对方的不满。对方认为你伤害了他。可你自己却觉得没有伤害对方。本来一件很小的事情,无意间可能就伤害了对方。认为自己是对的。可对方不这么想。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子,你就知道你自己哪儿的不对了。把他换做成你,把你换成是他。做这事的时候你认为你自己还是对的?你有没有认真的考虑对方的感受?这种想法就是跳出了这个圈儿。以第三人考虑这件事的对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期间,看到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
昨天有事出小区,看到一个老大爷在和小区门口查体温的工作人员争吵,听了几句原来是大爷不肯拿出出入证,又不肯登记。
大爷说“天天让我拿,天天让我拿!不认得我这张脸吗!过来过去的差,烦不烦!你们走这个形式干嘛?”
工作人员依然耐心,讲解疫情期间大家要多注意,为了社区的安全。
由于大爷挡住了出入口,其他人只能挺下脚步来,但是大伙都不乐意了,对大爷喊:行了!赶紧拿出来吧,人家天天站这儿查也不容易,有责任心还不好啊!
说的人多了,大爷也不耐烦了,快速伸进口袋拿出出入证的卡片甩了一下,说道:我有!我就是不想给你们看!然后就气冲冲的走了。
越到这样的大爷是不是挺可笑?
自己在局里,还理直气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这个应该是分时候,有的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并不适合,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经历的,所以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对待同一件事情,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看法和感受,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当然了,对于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人看问题角度不同,思维不同,想法也就不同。所以看问题看的更全面,而当事人可能是由于某些个人情感或者其他什么因素而造成的片面,这就有了当局者迷的说法。这样就会显得其他人看的更清楚,也就有了旁观者清的说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有人说:世界是物质的.
一说这话的时候他往往会忘记是大脑中枢神经对发音的控制.
而还死犟非坚持.而这是从旁观者得出的结论.因为他们“清”嘛.
其实我是反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改为当局者清,旁观者迷,为什么呢.
因为旁观者商量总是有权威的,也就是说权威说了算,更因为当局者是当局的主体,迷也只是对象局事认识不清,没有认清发生的局事,而第一局内人是当局者与局事,而不是旁观者,而发生的任何可能性是当局者承担,故此经验与理性是当局者清,而当把局事告诉此时的旁观者的时侯,旁观者是当局者的对象,而旁观者是不在当局主体内的,而是外在当局者的,迷的,起码部分是迷的.
如何才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局内事实说了算,即当局者相关联的局内事实“真”来论证当局的清.
提醒对于问题千万搞不得内外因辩证关系,是混乱的模糊的判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用典故来解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A.所谓当局者:是指下棋的人。B.旁观者:是指看棋的人(观棋的人)。简单的理解:当事人被棋盘上密密麻麻的棋子的搞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旁边的人众说纷纭弄糊涂了。对当前的情景迷失了方向。而旁观(局外)人却看清楚双方身处其境利弊、得失。
2.例如:很多著名歌手在开演唱会或者录歌的之前都会找音乐老师或者评论员到现场点评或指正。反复推敲。因为歌手在创作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所处时代、环境地域和学识水平以及自己的经历限制或者只凭歌手对歌词的理解而迷失创作者的真实想表达情感。音乐老师或者评论员置身其外能以超脱的心态、宏观的视角、观众的眼光加以审视。因此音乐老师或者评论员富有思想性和客观性。更能一针见血的提出要害。
3.一件艺术品都是需要艺术家千刀万剐。反复一点一点的精雕细琢最后才创造出精品。
4.自己亲身经历:去年我在装修房子的时候;由于只看看设计图纸及本人大概目测。而且未有让装修师傅或者施工员复合尺寸。结果把背景墙墙砖(大板大理石)尺寸搞错了。本来背景墙的尺寸是3.55*2.95米。我自己凭经验判断判断:由于没有尺寸为3.5*2.7米‘结果背景墙墙砖送过来后发现尺寸小了无法使用(全部报废)白白浪费6000元。而且还影响了交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