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中,满腹经纶的吴用为何不谋求功名,反而死忠于宋江?
吴用,梁山,他的水浒中,满腹经纶的吴用为何不谋求功名,反而死忠于宋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认为,吴用身上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特质。从周朝的姜子牙,到三國的诸葛亮,再到民国的陈布雷,历朝历代都能找到知识分子宁为狗头军师也不强梁出头的事例。当然,知识分子出头的事也不是没有,比如王伦、此如李后主等等,但其下埸均不好。
那么,是什么使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这种局面呢?我觉得主要是性格使然、学识使然。
一、性格使然。中國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多系外表谦和内心孤傲之人,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或直钩钓鱼让人莫明所以,或高谈阔论使人哭笑不得;他们多凭喜好做事,从不以势力取人。所以,他们很难应对看风使柁、见人布菜的官埸局面,自然较少作到、也不能坐到领袖位置。
二、学识使然。传统的知识分子,一般都确有才华。出于\"人往高处走\"的共同心愿,古往今来,\"练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应该是知识分子们的共同选择。可以说,梁山招安前的各项工作,所以搞得有声有色,除了其他将领的努力外,是与军师吴用正确的计策分不开的。所以,宋江也愿意听取吴用的计策,使用他的才华。
结束浯。当今社会,己无知识与非知识分子的区别。但是,因为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在许多确有才华的人们身上,仍然可以看到传统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幼稚病。这样,就要求我们,既要采纳他们的\"计策\"、肯定他们贡献,也要指出、纠正他们的不足;同时,也希望看到本文,存在知识分子传统幼雅病的人们,加强自我修练,全面发展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他满腹经纶,就是一个落第秀才。他想复制刘伯温等那些术士的成就,可惜他才疏学浅,只能“壮志未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吴用和宋江追求抱负最相似
如果只从外貌外形上来讲,看不出谁和宋江更相似,但如果从生存状态和追求抱负上来讲倒真有一个和宋江非常相似的人,那就是智多星吴用。
吴用和宋江仅从外在看,差别挺大的,一个又黑又矮,一个白面书生。那他们相似在哪里呢?
宋江原是郓城县的押司,一个刀笔小吏,在仕途官场上,他就是最底层的,一个没有多大前途的公务员。吴用是教书先生,但教书先生也各有不同,皇上的老师也是教书先生,丞相家里也有教书先生,《红楼梦》里的贾府也有教书先生,但吴用是村里的教书先生。
也就是说在教书先生那个行业里他也是最底层的。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但是他们都自视才高,不甘心这种平庸无为的生活,他们都有野心,想要光宗耀祖、显身扬名,所以他们一直蛰伏着等待机会。
宋江这个人虽然平时表现的很低调,看起来仿佛是个很守本份的人,但浔阳江酒楼上题的那首反诗已经泄露了他的野心。鹰在高飞之前往往要收起翅膀。
而吴用是个落第秀才,却自号加亮先生,意思是他的才能胜过诸葛亮,可见他也自视颇高。既然有诸葛亮之才又怎能长期屈身为一个村学先生呢?
所以他也一直在等待机会。当晁盖跟他提起‘生辰冈’的事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就表示赞成,而且极力谋划。其实有才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才华没有用武之地。他们都熟读经史,希望有一番作为。如果说宋江还在掩盖他的野心,吴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从人物形象上来讲,这两个人看起来都有些不伦不类。
吴用初出场时,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手里却拎着一条铜链。宋江也是一样,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宋江也有武功的,孔明孔亮就是他的徒弟。
难道他们两个都是文武双全的人吗?可是对他们的武功又没有任何展示,很难令人信服。书中不乏干净、纯粹的人物形象,例如鲁达、武松、燕青等,这些人物都非常干净、清爽,读起来十分快意。
可是宋江和吴用这两个人却让人觉得纠结、矛盾,你很难判断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为了赚取朱仝上山,他们让李逵杀死小衙内,为了赚卢俊义上山,他们更是使尽了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讲,他们是配合默契的一对搭档,这也就是吴用为什么会放弃晁盖倒向宋江的,因为他们才是‘志同道合’的一对。
宋江死后吴用做了一个梦,知道宋江已死,便赶到宋江坟前,大哭过后和花荣两个双双吊死,也算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个交待吧!自己选择的命运无论如何都得认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吴用以前是当教书先生的,这么一个好脑子去当教书先生他肯定特憋屈,但这宋江一口一个“军师所言甚是”,吴用听了肯定是感觉到自己被赏识,所以就对宋江特别的忠义。
另外,宋江他特擅长济人之贫周人之急扶人之困,有落魄的好汉他就要去施以援手。没啥事儿的人被帮助了也就感谢一下对方,但是落魄的人被帮助的话一定会特别特别感激对方。这是真的 我有亲身经历。虽然吴用在山上不可能谈得上落魄 但是他可能也有难言之隐吧?然后宋江就会去帮他吧 这样一来 吴用就可能真的对他死心塌地了。
另外我看了一个细节 一个朝廷官员被花荣用箭瞄准了 他旁边的随从帮他挡箭 结果随从被射中 倒在地下 那官员连一句话都没说。后来吴用自插一刀 那宋江的表情都绝了 第一个上去抱住他 还大声喊着拿止血药 还在人家床前天天陪着。古人重视名节的多。有首古诗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还有“士为知己者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