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水准存在可比性吗?
音乐,风格,不同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水准存在可比性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是音乐你说的比较真的很难说,音乐包涵的种类又那么多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意思,你怎么去拿来比较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音乐世界实在太大,不同的音乐风格之间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和弦、节奏中一点点的小变化就成为了音乐中的一个小分支。但是音乐之间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但是优秀音乐和劣质音乐之间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的。对于音乐来说,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音乐好不好听,从古典爵士到民谣国风,如果一首歌不好听,那是很难获得他的观众的。在这个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音乐世界,无法否认有人会很喜欢一些普通人无法接受的音乐,但是对于大众还说,他们的判断就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还是会有不少通用的指标可以作为比较用的,如各声部的编曲,节奏型如何,音色选择如何,这些标准是可以用于给音乐人来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了水平线以上。我们都在说1625是一个很常见的套路,而对于职业音乐人来说,这是一个套路,套路代表着不难听,在这个不难听的基础上再有创新那才是最好的,不少音乐人都有想创新,然而实际上却少有什么很好、很优秀的作品呈现。回到主题上,如何判断一个音乐的高低,其实没有什么大指标,就是听,听多了你一听就感觉这个音乐很不错。一首土嗨和一个制作精良的音乐,不用想都知道那个会更好,大众就是可以自然而然的知道那个是更好的,哪个更高级。但是有人会钻牛角尖,任何音乐都要分出个高低,那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梦剧院的作品是摇滚风格的,很优秀,但是不能说他们的作品比所有其他风格的人都高级。每一个成型的音乐人,都是有自己的风格,歌手、音手也有自己的风格,创作出的东西就是会有着个人标签。一定分出高低的行为也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听音乐为的是自己的快乐,为的是寻找出自己喜欢的音乐,如果说听到别人不同风格的音乐之后一定要突出自己喜欢的音乐的高级,那并不是一个好的心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音乐本身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的高低或许会因为时代不同而有所改变,可它始终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词曲、编曲、唱功、价值观、真实性…评判一首音乐作品好坏有多种维度。是否被大多数人喜欢固然也是因素之一,但它绝对不是唯一的要素。
不管大众小众,不管什么类型,一首作品总会有它自己的受众。但我们看到的是,如今的音乐市场,有许多人错把潮流当先锋,误把平庸当个性。
因为它火,所以它就是好歌。因为唱歌的人我喜欢,所以他的歌就是好歌。如此简单粗暴的评判不仅会毁了听众的耳朵,也会摧毁音乐前辈们构筑起的理想国。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音乐人都只是按照这首歌是否被大多数人喜爱作为自己的创作动机,那么音乐怕是只能沦为一个不断重复的机械过程,还有多少创造性可言?
李宗盛曾在金曲国际论坛上发言说自己最大的痛苦就是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是垃圾。在他看来,歌没有好坏,大学教授的心灵并不比工人的心灵更值得满足。“每一颗心灵都需要不同的歌来满足,所以《小苹果》也没问题,问题是在偏差。如果大家都看到《小苹果》能挣钱,所有的人都来做《小苹果》,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
窦唯也说过,现在商业化的流行音乐都是假的音乐。
上一代的音乐人在评论当下音乐环境的时候时常不留情面。换来的是大量粉丝近乎疯狂的奚落和指责,说他们与时代脱节,说过气的人不懂新世界的规则。
是这样吗?是他们真的不懂吗?并不见得。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十多年前红遍大街小巷的网络歌曲《求佛》,那段时间这首歌几乎每个街边小店的BGM。郑钧当年第一次在酒吧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和同事说它一定会火。后来它一夕之间攻占各大点播榜并成为当年内地年度十大畅销金曲,事实证明郑钧没看走眼。
音乐环境需要的元素他们不是不明白。明白,但不想妥协,因为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坚持。
如果所有人都坚信并标榜“存在即合理”、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等言论,那这些音乐人的坚守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类似的话,可以是普通听众选择一首歌的理由,但不能成为我们强把垃圾当珍宝的借口。张亚东曾怒怼乐评人“大象爱大象、蚂蚁爱蚂蚁“的理论,敬畏很重要,专业也很重要。音乐首先是个技术活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信且坚持音乐有好坏之分的理由。

不是说哪首作品更火爆就证明它更值得被传唱,哪个音乐人更有名就更值得被倾听。当然,也不是说谁的资历更深写出的作品就一定更有分量。
去年面孔乐队登上《乐队的夏天》,作为他们的老朋友,张亚东毫不掩饰自己在情感上对他们的偏爱。于情如此,但于理,他也直言感觉乐队应该“进化进化,再写新的歌曲”。
崔健更是曾经自己批判自己。提到自己早期的作品《艰难行》,他很直白地说这是一首不成熟的作品。其中有很多模仿的成分,而且模仿得还很粗糙。
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的认真且清醒人在持续向前,音乐行业才有未来可言。

《我是唱作人》第二季,曾经炮轰当下华语音乐排行榜的郑钧来了。
上一篇:传统IDC企业如何搭建云平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