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只是技术活,对此你怎么看待?
技术活,技术,学生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只是技术活,对此你怎么看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算是技术国,也是需要下功夫才可以的。需要坚韧和努力,过程中需要有扎实基础。利远远大于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此话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理由。
1.应试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决胜考试,在考试中拿高分。
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卷,回答的结果须符合评分的标准答案,答题的结果只有两种情况,对与不对,而不是合理与不合理,只讲卷面结果,不讲过程。
2.正是由于应试教育以考试结果为导向,所以教学一切都是以考试为核心展开的,一切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全部得让位。所以,现实中才会现下列现象:
减少或不开非考试科目。如体育课,美术,音乐或实验课等很少或沒有开。重教书,轻育德育人。
考试课目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远高于非考试科目。
所谓的毕业会考基本流于形式,平时学校不开课,考试放水,理科生对文科的历史,地理一无所知,反之亦然。
3.考试是指挥棒,结果就是裁判,只以分数论英雄,这种观念不仅是老师,学生,而且是很多家长的主流想法。
所以,教师不再将塑造灵魂和提高学生素质作为看点和买点,他们己在应该教育中沦落为知识的工匠,让每一个学生成为高效率答题机器,这是工匠的核心任务。
4.应试教育是技术性活表现在:
让所有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程式化,模块化,简单化。
就如设计好的流水线,不需要学生花精力去创新和琢磨,只需要记下模块和套路,照章抓药就行。
正是这样,很多小学生可以做一大把高难度的奥数题,而那些数学博士或教授烧脑也做不出来,不是小孩有多聪明的,只是因为他知道套路!
刻意反复高强度训练,成为一名做题的快手,考试题多量大,需要的就是见多识广,最好是考前将所有以前的题型都做过,并了然于心。所以,现在的老师在布置作业上大多都心狠手辣,生怕学生多休息一天,原因就是三天不摸题就手生,这和运动员反复训练沒计么两样。
应试教育下,老师就是一名工匠和技师,他作品最好是整建制会考试的机器军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举个例子吧,记得有一个国外访谈节目,让他们说出中国的几个城市,结果天方夜谭,有说首尔的,有说东京的,还有说韩国的。。。
但是如果你问问现在高中生,有多少人不知道这些。的确是应试教育,但是这却让我们知道很多知识,这不仅仅是知识了,更是一种传承,一代教一代,我们国家以后会更好,发展的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时是一种思想,一种育人,不仅是技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用《论语》的一段话进行开篇来回答这个问题。孔子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这三个阶段学习的内容和面对生活的自理能力存在差异,既是学生当以学习知识和生活的技能为主线。大学生作为即将与社会对接的群体,所要思考的是三个主要问题:a. 你所学的专业在社会结构中的所属行业有哪些?b. 该专业对应的行业需要哪些基本技能?c. 如何获取这些求职的技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需要面对的抉择也不同。
2.关于社会,百科的解释是社会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的总和。这个解释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助关系而产生的价值。而价值观的形成也在此阶段会是一个过渡阶段,需要一定的自律意识。有人说社会是最好的大学,也有人把大学比喻为象牙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种说法。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需上下而求索。
3.关于角色,学生是角色,父母是角色,孩子是角色,包括职业同样是角色。如何扮演好角色是学之不尽论之不完的一个话题。搭建好“人设”的基本框架是此阶段为踏入社会的准备阶段,适时调整、查漏补缺、自力更生。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