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普通人要为以后的养老做什么打算?
自己的,有个,身体普通人要为以后的养老做什么打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有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就是:衣食住行。
在衣、食、行方面,主要存点钱,条件好的话可以买点养老保险。平时生活的时候细心一点,估算一下自己的生活花销有多大,这是我们做储备的基础。
在农村的话,有必要保留一些自己的田地,老了搞点儿绿色蔬菜。吃起来健康,也锻炼了身体,养身怡人。
房子的话,最好是自己的。因为老了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小毛病,如果影响别人的话,可能不太好,甚至不得安宁。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的老年生活也就基本有了保障。为了过的更好一点,更充实一些,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老年计划。
比如说,去完成一些年轻时未了的心愿,旅游,聊天,周游世界。寻找一些共同群体,老年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滋润,更加温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储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走一步看一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时养成节俭的习惯,为了以后攒钱,不是有句老话吗“老人都要留点过河钱”不要指望儿女来养你的老,能指望儿女最好,指望不上的就得靠自己,即使不单单是养老就是平时攒点钱也是有必要的,生活中遇到用钱的地方很多,自己手里有点钱着急用的时候能拿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离公园不远处,有一幢半旧单元楼,无电梯,楼上有老人,一家是70多岁奶奶,一家是60多岁爷爷。两人都是一个人居住,70岁奶奶住五楼,60岁爷爷住四楼,偶在楼下遇到奶奶,神采奕奕,上下楼不输年轻人,逢年过节偶尔会见到老奶奶的家人来,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听说有的在首都,也有的在本市,都非常争气,老人没有什么烦心事,平常老人自己倒也轻松自在。那60岁爷爷是早出晚归常见拎个小凳子,背个包,每天必去公园报到,也是怡然自得,很有规律。
这两个老人的感召力量,从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来,每次在楼道里如果碰到,都会先靠边站住,笑眯眯地说,“你们先走,你们走得快”或是“你们先走,你们赶时间”,甚至有时也不用说话,点个头,就是让你先过去,总是让人心里暖暖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出门也充满了继续战斗的力量。
老家的奶奶已经90出头,也是一人居住,日常饮食、起居基本不用他人照顾,思路也还敏捷,并未糊涂。奶奶五个子女各自都有一大家人,每次家人去看她,走的时候,绝不能让你空手,你不拿,她会颠着小脚撵着你。听说以前村子里有地主身份的两个孤儿寡母,那孩子有点痴痴呆呆,那母亲瘦小可怜。就因为地主身份孤零零地住在村边,奶奶心肠好,从没有嫌弃过他们,还时不时地接济一下可怜的两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命中的福报,对孩子千万不要过于娇纵,会折损孩子的福报,花的是父母的钱,折的是孩子的福。
作为个人,更是要在年轻时培福积德,为老了后打算,年轻时吃点苦不算苦,等老时吃苦才真叫苦。
张泉灵说过一句话: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第一在哪里上班要买社保,住房公积金!趁年轻多存点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能力就打算一下,能力不够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